夏季是用水高峰期,长沙城区日供水量接近270万吨。当你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时,有没有想过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近日,记者来到长沙水业集团供水公司洋湖水厂一探究竟。
(相关资料图)
在湘府路大桥与黑石铺大桥之间的湘江西岸,一座形似喇叭的建筑静静矗立——这便是洋湖水厂的取水泵房,城市供水体系的“第一站”。作为水厂取水、净水、深度处理、送水等制水工艺的起点,这里承担着从湘江抽取原水,输送至后续处理环节的关键使命。
跟随洋湖水厂运行中心主任周栋宇的脚步,记者走进这座造型颇具科幻感的建筑。刚推开大门,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伴随着机器运转的“嗡嗡”轰鸣。周栋宇介绍,取水泵房里有四台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运行时会散发出大量热量,室温常保持在45℃左右。而机器的运转也会产生很大的噪声,这些对取水泵房运行人员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戴上安全帽,拿着手电筒、手持测温仪和记录本,周栋宇和搭档汤辉沿着之字形的楼梯往泵房底部走去。“底部离地面有20多米,相当于7层楼的高度。”周栋宇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下行6级台阶后,泵房底部的景象逐渐展开:离心泵、余水泵等设备整齐排列,管道纵横交错。打着手电筒仔细检查机器部件,用测温仪测量设备温度,俯身查看仪器柜上的各项读数……周栋宇和汤辉很快投入巡检工作中。
“这里有轻微渗水。”周栋宇停下脚步说。汤辉闻言立刻快步走向工具柜,取出扳手紧固螺丝。高温之下,汗水很快浸透了他们的衣服。
“泵房每天要取水35万吨左右,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下来巡查一次,看看有没有漏水,听听机器有没有异响。”周栋宇擦了擦额头的汗说。
半小时后,泵房底部的巡检告一段落,两人沿着楼梯返回地面,马不停蹄地检查高压柜上的电流、电压数值,确认各指示灯显示正常后,才稍作喘息。
结束本轮巡检,周栋宇来到工作间,在电脑前仔细核对泵房运行数据。他介绍,除了按时进行人工巡检外,运行人员还要每小时记录进线电压、运行中机组的电流和电度表读数以及冷却水压力等数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据悉,取水泵房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员到岗后,必须第一时间开展全面巡检:检查机泵设备是否完好,轴承油标油位是否正常,冷却水是否正常开启,所有设备连接处是否有过热现象……数十项检查内容,缺一不可。
“我们主管带队的巡检每天不低于一次,当班人员的巡检每天不低于六次。”周栋宇介绍,取水是城市供水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泵房运行人员日复一日地细致巡检,不仅是为了保障日常供水稳定,更是为了在突发状况时能迅速响应,全力守护城市供水“生命线”。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信息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