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 >
每日快报!春秋假给孩子成长“松松绑”
2025-10-21 13:11:24   来源:掌上长沙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耿银平


(资料图片)

随着多地宣布将从今秋起试行中小学“春秋假”,不少地方将“春秋假”安排在11月,为期3天,连上周末,中小学生可“喜提”5天“小长假”。随着秋假时间陆续公布,各地旅行社门店咨询量上涨。(10月21日 光明网)

“成长”二字,虽书写简单,其内涵却深远而复杂。从幼儿园甚至更早开始,孩子们就被送入学校,家长和教育者普遍认为这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最有效的途径。然而,若过度偏重于此,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压缩了他们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和感知社会的宝贵空间。

一个学生或许可以把“植物的生长过程”的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却可能从未见过颗粒饱满的种子,未曾触摸过稚嫩娇羞的芽尖,更不曾体会过无限澎湃而朦胧的生命律动。这样的知识,在试卷上可能是高分,但在真实世界的理解与联结上,却可能显得苍白无力。

不要小看这种“剥夺”和认知缺位,它可能会让孩子在智能智力上得到跨越式进步,却容易在情绪、心理、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出现认知偏差和无法弥补的硬伤。比如,不少高分孩子对父母的辛苦付出缺乏感恩,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敬畏,或出现情绪调节能力弱、环境适应性差,对大自然缺乏好奇心等问题。

春秋假把孩子从家庭和课堂暂时解放出来,引导他们走向大自然,深入鲜活的社会场景,真实触摸自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点滴变化和发展:每一个繁忙沉重的劳动过程,每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的环节和程序设计,每一种微不足道却值得敬畏的生命的倔强。在自然的熏陶中,在亲身体验的喜悦里,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才能回归本真,实现全方位的“打开”。

有了这个真实而充满律动的“打开”——去聆听花草的对话、亲近田野的虫鸣,拥抱清新的空气,体验劳作的忙碌,枯燥的学习和探索将变得生意盎然,压抑郁闷的心情将变得轻松热情而奔放,有点儿迷茫的双眼更会“一瞬间充满了光”。这并非刻意美化春秋假期,而是强调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在人格完整塑造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当前教育中存在的某些过重负担与内卷现象,正需要这种源自生活与大自然的、充满生命力的滋养与平衡。

真正的成长,需要课堂里的知识熏陶,家长和老师循循善诱地推动,同样不可或缺的是大自然和广阔社会带来的情感滋润、心理催化以及亲密陪伴。通过这些体验,孩子们能够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从而增强探索生活和未来的热情与信心。

总之,积极稳妥地推行和完善春秋假制度,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走进自然、接触社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优稿优酬。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信息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