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0月12日,在位于望城区的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完成大修的双线船闸一片繁忙。记者从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办公室获悉,湘江长沙综合枢纽2025年大修任务已顺利完成。当前湘江即将进入枯水期,“崭新”的船闸将进一步提升船舶过闸效率,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船闸如同水运交通的“红绿灯”,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航运安全与效率。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于2012年10月10日通航运营,为确保枢纽船闸设备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枢纽于今年启动了船闸大修作业。
市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船闸大修采用“错峰施工、双闸轮修”模式,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二线船闸于3月7日至4月4日率先完成检修,一线船闸则于8月20日至9月19日接续进行。
“本次大修对船闸进行了从内到外、从机械到土建的全面精细化维护,是一次全面的‘体检’与‘强身’。”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大修的核心工序是技术含量高、操作精度严的“落门抽水检修”。在排空闸室水体后,60余名检修人员对船闸的“心脏”与“关节”进行深度保养,整个检修工程涵盖了人字门顶升检修、液压系统维护、金属结构防腐、工作阀门检修、浮式系船柱检修等共计12个大项。
面对每轮作业仅30天的紧张工期和船舶过闸的现实需求,市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办公室科学制定大修施工方案,积极优化船舶过闸调度方案,两轮作业均严格达到目标并提前两天完成,最大限度降低了对船舶过闸的影响。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信息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