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瞧中暑的‘威力’,一旦发生热射病将有生命危险,尤其是老年人往往症状隐匿,容易错过最佳救治时间,需十分警惕。”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心ICU)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彭瑶今日告诉记者,因为天气太热舍不得开空调,长沙89岁的吴娭毑(化名)患上热射病,被送进了重症医学科,所幸目前已转危为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老人没开空调患上热射病,体温达42.0℃
进入三伏天以来,长沙迎来持续高温酷暑天气,气温持续为38℃~39℃。家住长沙的吴娭毑平素生活比较节俭,即使到了这样的酷暑天气,也舍不得开空调,只开电风扇。没想到,就是因为这一生活习惯,竟然导致吴娭毑患上了极其凶险的热射病。
7月20日,吴娭毑在家中突然出现发热、出汗、胸闷头晕、意识模糊的情况,家人发现后,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她送往医院。救护车将其送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后,经检查发现,吴娭毑体温高达42.0℃,心率达130次/分(正常为60次/分~100次/分),心肌酶、转氨酶显著升高,心衰,电解质紊乱,被诊断为热射病。医务人员立即将其转入重症医学科(中心ICU)进行治疗。
在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及时给予紧急降温、补液抗凝、器官功能支持等治疗,随后,患者终于脱离危险。7月28日,被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注意:老年人患热射病起病往往比较隐匿
彭瑶介绍,临床上根据发病过程和轻重程度,一般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热射病则是属于最严重的重症中暑。患者核心体温一般大于40℃,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谵妄、昏迷),可引发多器官衰竭,病死率在50%以上。
热射病不是普通中暑,对身体健康的损伤,类似“全身煮开水”。由于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退化,对高温感知迟钝,加上有些基础疾病,身体散热能力差,又舍不得使用降温设备,因此成了热射病的高发人群之一。“近年来,门急诊接诊的热射病病例中,有多例是舍不得开空调的独居老人,因此家人需多加关注。”彭瑶表示。
识别中暑十分关键。中暑早期会出现头晕、乏力、口渴、多汗等情况;进展期则演变为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等;到了危重期,也就是热射病时期,则会出现核心体温≥40℃,患者则会出现胡言乱语、抽搐、昏迷等神经异常症状,甚至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障碍、心肌损害等多器官损伤等严重症状。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患热射病起病往往比较隐匿,有的症状不典型,有的病情进展缓慢,容易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当出现低热、出汗、胸闷等中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怀疑身边人中暑,立即采取急救“黄金三步”
彭瑶表示,热射病的抢救,关键在发病后30~60分钟内启动降温措施,以避免患者出现器官衰竭等严重情况。吴娭毑因就医及时,处在病情早期,因此治疗效果较好。如果时间再有延误,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果怀疑身边的人患上热射病,彭瑶提醒,要立即采取急救“黄金三步”:第一步,是快速降温,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解开患者的衣领,用冷水擦拭颈、腋下、腹股沟,可将冰袋置于患者大血管处;第二步,如果人还清醒,可以让其饮用淡盐水500毫升~1000毫升;第三步,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明确告知是“疑似热射病”。
高温酷暑天气如何预防中暑呢?首先,要注意室内降温,合理使用空调,室温建议26℃~28℃,湿度≤60%;高温高湿天,重点人群要进行重点监护,对于独居老人,家人要注意每天至少两次电话或者上门查看;外出要做好防护,佩戴遮阳帽,做好防晒,避开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的高温时段;饮食上可适量补充电解质,可以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吃点西瓜等消暑食物。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信息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