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 >
消夏湾湿地:用科技构筑生态屏障
2023-09-08 12:05:40   来源:姑苏晚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行走在栈道上,可凭栏观景。  记者 张健摄

水流注入该湿地进行生物处理。  记者 张健摄


【资料图】

俯瞰消夏湾湿地。  记者 张健摄

本报记者朱执竞

穿过渔洋山隧道,跨越太湖大桥,一幅幅靓丽的生态画卷在青山绿水间缓缓铺开。顺着环岛公路放眼望去,一片片湿地镶嵌在蜿蜒曲折的太湖岸线上。近日,“天堂之美看湿地”全媒体新闻行动报道团来到太湖生态岛(西山)南部的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历史上,这里相传是吴王夫差与西施避暑纳凉的胜地,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等文人墨客留下了优美的诗词。如今,这里由科技力量构筑成的一道生态屏障,精心呵护着太湖的万顷碧波。

直面遭遇的严峻挑战

从西山古八景之一的“消夏渔歌”,到新晋的网红打卡点,消夏湾这个西山岛最大的湖湾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粮食紧缺,这里开始围湖造田。八十年代起,田地落实承包责任制,消夏江环抱的馒头山上,陆续种植了茶树、桃树、橘树、枇杷树等。与此同时,太湖封湖禁渔制度的实施开启了围网养殖的时代,花果飘香的消夏湾,一度成为太湖大闸蟹的重要养殖基地。

然而,水产养殖产生的尾水,连同山上种植的果树茶树,以及周边村庄产生的农业生产生活污染物,随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消夏江这一金庭镇最大的通湖河道,继而注入广袤的太湖。“那段时间,不仅破败的滩涂上垃圾遍地,而且氮磷含量严重超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极大增加了蓝藻暴发的概率。”石公村党委书记戚建锋介绍。

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物具有来源分散、时间随机、空间不确定等特点,监管对象和治污主体的确定较为困难,村里认识到,只有想办法拦截源自山里的水流并就地处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但这是一项大工程,首先必须腾出一块空间作为消纳、降解和净化污染的过渡地带,然后要引进专业机构,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达到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等目的。

“生态工程是一项与土地打交道的工程,也是一个与周边群众打交道的过程。最初其实有不理解的声音,认为我们只是来种些花草赚钱,而我们是要把这个项目做成能够融合当地生态系统的工程。”项目工程师冯桐介绍,有一年暴雨频频,太湖水位居高不下,沿岸不少村民家里都淹了水,达到膝盖高度。他们向村民许诺,未来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完成后,必将有效解决内涝问题,这个诺言现在早已兑现。

前瞻创新的探索实践

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和群众的支持配合下,2017年,消夏江完成了垃圾清理和底部清淤工作,同时对河道进行了疏通和拓宽。此后,太湖围网全面拆除,太湖水域也退出生产性捕捞。金庭镇清退了消夏湾外圩原有的5000亩养殖蟹塘,完成3000亩土地复垦占补平衡,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被用来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和农业观光旅游。

2020年,作为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重点项目的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启动建设。投资8400万元的一期项目位于石公村黄家堡至南湾区域,运营方苏州德华公司在引进德国智能科技湿地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依照“控源+生态净化+多功能利用”的技术路线,开发并完善了三道湿地拦截处理体系。

从山间流淌下来的雨水和污水,首先通过既有或专门修筑的沟渠,进入三处雨污水截留湿地,之后随着导流渠道汇入生态缓冲塘,实现面源污染先由多到少,再由少到集中。经过简单的物理过滤后,水流将沿着管道注入强化型直流湿地进行生物处理。

在项目管理部,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的电脑显示屏上实时监测着湿地水质和设备工况信息。据了解,项目通过对滤床结构、污染负荷率、生态滤料结构以及自动化联动控制系统的精准科学设计,能够弹性处理水质水量波动大、变化快的面源污染,实现高效智慧运维。出水的水质稳定可靠,已优于地表III类水标准,经由清水廊道汇入浅滩湿地完成净化补充后渗入消夏江,最终注入太湖。

人人向往的生态湾区

缓冲湿地的作用到底如何,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记者来到东侧靠近山体的缓冲塘,只见从山上流下的水体较为浑浊,几乎看不见水生动植物,而西侧处理后的清水回用廊道,则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流淌,鱼儿在其中自由嬉戏,中间的一块块湿地内,遍植着旱伞草、美人蕉、鸢尾、再力花等植物,不时还有白鹭飞出。行走在2.8公里的栈道上,可凭栏观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据悉,3.3公里长的消夏江边,建设了15.5公顷各类功能型湿地,让周边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一期项目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性治理,目前每年可削减流入太湖的8.7吨总氮、0.87吨总磷,真正建立起一道生态屏障。这道屏障一方面让污水“下不去”,另一方面也使清水“上得来”。项目产出的清水既能用于山上林果、茶树的灌溉以及高标准农田的回补,也可进入清水回用廊道形成景观,还能作为消夏江清洁水的补充,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有了优质水源和酸碱度适中的土壤,当地在缓冲区项目南侧采用北斗定位、5G传输等现代化技术,进行无人化、两无化水稻种植探索。出产的以“太湖绿”作为区域公用品牌的大米,成为稻米市场上外观与口感品质俱佳的优质品种,2022年售价达每斤5-6元,为种植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原本筑堤围垦、散乱撂荒的养殖池塘成了飞鸟翩跹、稻浪翻滚的“消夏粮仓”。记者了解到,未来这里还将逐步打造万亩生态良田、缥缈有机经济林、南湾湿地水街、湖湾湿地带等新景点,吸引来岛游客驻足,将消夏湾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生态湾区。

青山如画,碧水照人。如今的消夏湾,早已不见了吴越争霸的硝烟。在现代科技加持下,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打造的生态屏障,正顺着湖岸绵延生长,让古老的山水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湿地名片]

消夏湾位于吴中区太湖生态岛金庭镇南部,三面环山,南临太湖,背倚缥缈峰,是西山最大的湖湾,亦称九里湾,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避暑消夏而得名。区域自然禀赋良好,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等多种生态要素,山上为经济林,沿太湖边为万亩良田,周边村庄密集,汇水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

2020年,作为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重点项目的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3.2亿元,分为三期:一期南湾村落区、二期万亩良田区、三期缥缈汊湾区。各区将因地制宜建设强化型垂直流湿地、浅滩湿地等各类净化型功能湿地210公顷。2021年4月,该项目被全国水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列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典型案例,同年被列为全省生态安全缓冲区示范项目。

项目总体思路是打造三道湿地拦截处理体系,通过“控源”和“生态净化”,实现“多功能利用”。总投资84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在3.3公里长的消夏江边已建设0.4公顷雨污水截留湿地、2.6公顷强化型垂直流湿地、12.5公顷浅滩湿地,治理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面源污染。目前湿地出水水质优于地表III类水标准,该工程入选2022年度“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

关键词: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