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 >
全球看热讯:沈建东:民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09-11 15:48:36   来源:姑苏晚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资料图】

斋月宫、走月亮、吃月饼……吴地中秋民俗真不少

本报记者 梅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逢一年中秋节,素来注重传统文化的苏州人因着过节又忙碌了起来,苏城内外的各类民俗活动更是受到了欢迎。昨天,记者采访了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江苏省民俗学会理事沈建东,听她畅谈吴地中秋民俗以及民俗文化在苏州的发展现状。

9日晚,作为“姑苏好时节”系列活动之一,苏州博物馆举办了“今人可知那时月——中秋节特别活动”。所有的参与者都穿着汉服,亲手制作一盏可爱的兔子灯,在博物馆的水榭小花园,体验一回古人提花灯,游园赏月的风雅情趣。在活动中沈建东与大家围坐在水榭平台之上,闲话吴地中秋民俗,分享斋月宫、烧斗香、走月亮、虎丘曲会、中秋献宝等节日习俗,让大家通过这些民俗活动对江南生活丰厚的人文情怀有了更多的了解。沈建东昨天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有很多的孩子参加了苏州博物馆的中秋节特别活动,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对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在这个活动里面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就是让孩子朗诵跟月亮有关的诗词,孩子们的表现都非常棒。有一个孩子学过昆曲,在现场还给大家表演了一段。这次活动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果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努力对孩子们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那么让孩子热爱上这个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件很自然的事情。”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祭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北宋《东京梦华录》中有“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的记载。明、清两朝的“拜月”“赏月”活动则更具规模,各家皆设“月光位”,供鲜果月饼,向月光跪拜、祈祷,以愿力加持,祈求实现心愿。也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浪漫的民间神话传说,千百年来源远流传。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等中秋节的相关别名,均可见世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沈建东表示,近十几年来,苏州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孩子们成为了民俗文化的爱好者。而经过千百年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节日的习俗里面有很多东西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有了变异。“因为民俗最大的特色或者特点:第一就是它的传承性,第二是它的变异性,第三是它的地方性。苏州传统中秋的虎丘曲会、石湖看串月、看小摆设、走月亮、中秋献宝等民俗活动,这些习俗在清代的时候还是十分盛行的,像《清嘉录》《吴郡岁华纪丽》等都记录非常详细。沈建东说,“我们的吴地民俗,尤其是中秋民俗,其实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天人合一中传递对自然、对人的一种尊崇、尊敬、尊重。所以吴地中秋民俗要斋月宫、烧斗香、走月亮,因为月亮与人关系密不可分。在古人心目中月亮、太阳和所有宇宙的星辰,跟我们人类其实是一个同构的关系。古人早就认识到,我们一定要尊重自然,要有敬畏之心,我们才能和谐生活。”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