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 >
最新快讯!紧缺高技能人才这样锻造
2022-07-06 09:58:5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边是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面临着国际紧缺技能人才供给的不足;另一边是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遭遇发展的瓶颈。职业教育如何紧贴产业急需,深化产教融合?紧缺高技能人才又该如何培养?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坚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通过8年的教学改革,为行业紧缺国际高技能人才培养蹚出了一条新路,近年来相关专业就业率均为100%,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

课程体系如何重组?面向行业需求,引进国际标准

上海二工大毕业生朱仕煜、张梓斐、陈晓婷如今在世界排名前十的以星航运工作,在现代物流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上,他们所展现出的扎实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获得企业好评,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他们的成长正是得益于学校对国际紧缺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尤其是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急需大量拥有SCPro证书的国际物流管理人才;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互联网行业更对拥有“六西格玛”资质和质量管理意识的网络运营维护人员求才若渴……

如何培养这样的国际紧缺技能人才?在上海二工大副校长丁力看来,如何融汇“核心课程、国际技能证书和职业技能”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对标更高的职业和行业标准,国际技能证书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8年前,上海二工大高等职业技术(国际)学院开始探索构建融证书与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学院制定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框架,梳理了产业升级变革所需要的知识模块、核心课程,逐步构建起了“引进课程、国际证书、职业技能”三位一体的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该学院院长张军看来,国际紧缺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不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延伸”,而是“重塑”。在课程建设方面,两个专业打破学科课程固化的藩篱,形成以国际职业证书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核心课程模式。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框架都强调国际化沟通、跨职业协作、创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及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物流管理相关的技能。

学校还根据行业企业职业技能变迁的相关数据,提前预判并及时更新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目前,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六西格玛黄腰带”证书考试通过率达100%,现代物流管理SCPro证书通过率超过60%。

特殊技能如何培养?搭建实训平台,创新评价体系

在2020年中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上,上海二工大高职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梁俊和袁明分别斩获“网站设计与开发”和“云计算”赛项的金牌和铜牌,并获得“国家技术能手”称号。如今,袁明已在中国电信旗下上海理想集团就职,工作中他发现自己所学的都是行业最新技术,紧密贴合岗位需求,成为部门的小能手。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越来越多袁明式的特殊技能人才在实战化学习与训练中得到成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过开展与国内外IT行业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资源;根据企业所需明确10项核心技能,根据行业所需搭建6个有针对性的实训平台;聘请企业教师协同校内教师共同开展教学实践工作。

同时,学校创新评价体系,积极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相继实施了“竞赛获奖、科创活动、科研成果、自主创业等可替代学分”“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替代毕业实践(设计)”的教学管理制度,努力破解长期困扰职业教育的“学习难以致用”等问题,培养出许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师队伍如何胜任?对标培养目标,打造“三师”队伍

与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的师资配置上,上海二工大突破“双师型”标配,提出了“三师型”更高标准:国际行业证书、全英教学资质、国内职业证书,即在传统“双师”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际化的维度,教师在具备职业技能资质、教学能力资质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国际化视野下的教学能力与职业技能。

针对高职学生所需的国际通用能力,学校实施了“语言+专业”分层次、递进式的全英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技能和英语技能培养的有机融合。

“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也培养了一批具有综合能力与国际视野的教师。其中,专职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高级职称占比60%,90%以上教师拥有国内职业技能证书,3名教师获得国际专业证书。

《中国教育报》2022年07月06日第3版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