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在北京市十一学校通州实验学校正式启动。作为本项目的先锋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通州实验学校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医药文化引入课堂。通过以中医诊断学的“四诊法”为核心,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深入浅出的传统医学启蒙教育,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首堂中医药文化课上,学生们化身为“健康小侦探”,亲身体验中医四诊法的奥妙。课程通过热播剧《后浪》中的中医故事作为切入点,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特聘讲师用生活化的比喻,将“望舌苔、闻气味、问症状、摸脉搏”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健康信号解码术”。这种方式让学生们既能理解中医的理论,又能通过互动实践感受到其中的智慧。
课堂上,学生们两人一组,互相观察舌苔颜色与面色变化,并记录下“诊断”结果;在角色扮演中模拟医患对话,学习如何描述症状;更亲手触摸脉搏,数算心跳次数,理解“寸关尺”三脉的象征意义。
本学期的首次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诊断思维,通过“理论讲解+沉浸式体验”的模式,帮助学生消除对中医的陌生感。课程紧密贴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将“四诊法”与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
学年总体目标是继续推进“梯度渗透”理念,逐步引入“校园中医角”“家庭健康观察任务”等实践模块。学生们需完成“制作四诊法手册”“记录家人舌苔与脉搏”等课后任务,让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从而深化学习效果。
此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成功实施,展示了北京市十一学校通州实验学校在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创新精神,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通过中医四诊法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也为其他学校的素质教育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标杆。
作为北京市十一学校通州实验学校的合作伙伴,北京佑康中医文化传承基金会与学校密切合作,计划开发跨学科融合课程,构建多元文化教育的学习场景。
北京佑康中医文化传承基金会致力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校园普及,借助创新课程设计,助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未来还将以北京市十一学校通州实验学校为核心,联合通州区各中小学校,举办“中医文化知识竞赛”“中医药文化市集”等活动,打造“校园-家庭-社区”联动的文化传播网络,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信息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