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 >
别必亮代表:保持规范汉字使用稳定性 完善教育领域语言文字规范教学标准
2022-03-11 10:32:1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赵岩 唐琪)我国高度重视汉字的规范性,相继颁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和规则规章,汉字规范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调研发现,目前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他建议,保持规范汉字使用稳定性,完善教育领域语言文字规范教学标准。

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别必亮认为,一是词典条目修订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修订频率也越来越高。而不管是从我国古代来看,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情况下对词典的修订、补充工作极为慎重,往往是间隔很长的时间才出新版;二是缺少明确、统一的规范标准。比如同一字词在不同字典和词典里的标准不一,尽管都有自己的依据,但让使用者增加疑惑,难以取舍;三是缺少对规范工作及其社会影响的有效预判。一方面,当前的网络语言、字母词组等层出不穷,语言文字规范化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一些行业的刚性规范频繁变更会对从业者乃至社会大众造成较大影响。

为此,别必亮建议:

一是健全完善语言文字规范修订工作的科学化机制。增强我国语言文字规范修订的稳定性、长期性、延续性。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发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动协调、职能主管部门主导、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力量协同攻关的作用,完善规范标准研制和发布程序,推动建立政府督导、社会监督的机制。

二是深化规范标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面向社会应用的语言文字规范应用咨询平台。加强标准研制,指导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研究。加强行业引导,面向教育、行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语言文字应用重点领域的需求,加强调研评估,完善具备多领域服务能力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

三是加强规范标准工作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努力建立一支能胜任规范标准基础研究、规范标准使用状况调查、规范标准培训和宣传贯彻等重要工作的人才队伍。着力推进建立适用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文字、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规范标准,完善教育领域语言文字规范教学标准。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