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 >
厦门民立第二小学:校园种高粱
2022-03-05 11:23:5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熊杰)开春了,拔掉老高粱,种上新高粱,再用高粱秆做成灯笼和花篮等工艺品。近日,福建省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又开启了本学期的“高梁秆”工艺美术课。

近年来,民立二小开设“种高粱 用高粱”的校本课程,学校利用校园空地,种上高粱,等高粱成熟后,再把高粱秆外皮剥开,用外皮、内芯制作眼镜等,同时,挑选直径一致的高粱秆,拼贴做成垫盘,而剥下高粱的外皮则编织灯笼、花篮等工艺品。

“种高粱 用高粱”课程教师陈四梅介绍,高粱秆通过剪、折、刻等,能创作出很多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孩子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

据了解,闽南地区农民有种植帚用高粱的习惯,农民种植高粱,最直接的目的是取高粱秆绑制扫把,也可用于制作工艺品。

陈四梅曾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她在长期的实践中,学会了高粱秆编制工艺,并开设相关课程,受到孩子们欢迎。

陈四梅调到位于市中心城区的民立二小后,虽然没有高粱地可种,但学校专门开辟一块空地,用来种植高梁。她介绍,这里种植的高粱品种,适合闽南地区,一年可以多次种植、多次收获。

“厦门城区的学生,很多不认识高粱。”民立二小校长蔡瑾介绍,学生亲眼见证高粱播种、发芽、浇水、开花、结穗、成熟的全过程,这其中,他们体验了农耕文化,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当高梁秆变成工艺品时,则实现了工艺美术课与劳动教育“兼得”。

学生在收获高粱。熊杰 摄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