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5月,山西航产集团打造的机场劳模服务站正式投入运营,服务范围精准覆盖全国劳模、山西省劳模、先进工作者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群体。不久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秦玉仙手持印有“劳动模范优先”标识的机票,顺利体验了安检优先、专属引导等出行服务——这一贴心场景,让劳模服务站不仅成为便捷出行的“绿色通道”,更成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窗口。(9月10日 《工人日报》)
山西航产集团在机场设立劳模服务站,并明确将优先登机等专属服务纳入其中,这绝非简单的“服务升级”,而是把对劳模的尊崇从抽象的口号,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化关怀。当劳模们在出行中感受到这份专属礼遇,劳动者的荣光便不再停留在荣誉证书上,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细节里,这样的举措既暖心又有意义,值得全社会点赞。
劳模是各行各业的实干标杆,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创新诠释责任担当,理应获得社会的特殊礼遇。以往对劳模的表彰,多集中在荣誉证书或物质奖励上,而山西航产集团打破这种传统模式,将敬意延伸到“出行”这一高频生活场景:对经常因工作奔波的劳模来说,优先登机、快速安检能节省宝贵时间,让旅途更轻松;对偶尔出行的劳模而言,这份“特殊待遇”更是一种暖心提醒——社会从未忘记他们的付出,他们的贡献始终被铭记、被礼赞。
从服务本质而言,机场劳模服务站的设立打破“公共服务均等化即无差别化”的认知误区。公共服务“以人为本”,劳模专属服务是“差异化关怀”的精准落地——在保障常规服务基础上,为贡献突出者开辟“荣誉通道”。这种“加法式”服务既呼应社会对劳模价值的认可,也赋予公共服务温度与层次。以优先登机为例,通过优化流程、设置专属标识,既保障劳模高效出行,又不影响其他旅客,实现“尊崇劳模”与“服务效率”的双重提升。
当然,要让劳模服务站持续发挥作用,还需在细节上不断优化升级。比如可进一步简化劳模身份识别流程,避免因证件核验繁琐影响服务体验;定期收集劳模的反馈建议,根据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像拓展行李优先托运、专属休息区、行程咨询等附加服务,让礼遇更全面。山西航产集团的这一实践,其实为“如何尊崇劳模”提供了新思路:不必局限于宏大的表彰仪式,将敬意融入日常服务的点滴之中,用实实在在的便利传递价值认同,才能让劳模的荣光长久闪耀。
机场劳模服务站,送出去的是优先登机的便利,彰显出的是对劳动者的深切尊崇。期待未来有更多企业、更多行业能借鉴这样的“小举措”,传递对劳模的“大温暖”——让更多劳模在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专属礼遇,让“劳动最光荣、创造最伟大”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劳模的名字更响亮,让劳动的价值更彰显。(王恩奎)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信息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