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图片 >
听不“出警”的民警聊聊他们的故事
2022-01-20 09:54:55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过去,我们熟悉的大多是冲在一线救援和破案的警察,其实还有一群警察,在后方默默地为同事和群众提供支持。

在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杭州公安最“神秘”的部门——情报指挥中心,和几位不“出警”的民警聊聊他们的故事。

绝不错过最佳救援时机 “生命线”背后是分秒必争的战场

每年,杭州主城区会拨出200多万个110报警电话,这些电话最后全部会接入杭州市公安局的110接处警中心。

贾迟群,49岁,110接处警分中心大队长,和同事每天要接收并梳理几千起报警电话,并在最短时间内把信息下派到警情所在的基层派出所,以及相关的协同警种。在他眼里,接警是一门技术活。

首先,要“快”,接警员们的通话一般要在1分钟内完成;同时,要“准”,当电话挂断那一刻,报警信息也要完成上传;值班民警还要根据警情的具体内容,甚至通过报警人语气、语速来参考判断警情的优先级别。如何让接警员更好地获取信息,如何保持更温柔的语气,甚至如何用声音来稳住报警人,这是贾迟群要考虑的问题。

很难想象,这个笑意盈盈坚守在110接处警岗位18年的中年男人,年轻时是一名骑着摩托车抓捕飞车抢劫嫌疑人的特警。再早之前,他是参加过全运会的摩托车运动员。曾经的热血,而今化为接警时细流般的耐心和执着。

只有熟悉贾迟群的人,才知道他的不易。2019年,他因为甲状腺肿瘤开刀,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可他休养没多久就回到了岗位上。在那之后,他对于岗位有了新的感悟:“老百姓打110报警,是因为相信我们能解决问题,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将心比心。认真处理好每一个报警,就是回报每一位报警人对我们的信任。”

协调线索、提供后方支持 他们是重大警情的“后援站”

单锋所在的呼叫响应分中心,是让各部门“拧紧发条”的地方。有民警这样形容分中心日常忙碌时的场景:指挥大厅里,十几台电话时刻不停,大屏幕上投出公共视频画面,所有人忙而不乱,时刻关注着一线的情况。“对于我们而言,除了要随时跟进、分析研判之外,更是要把警情处理细致化,为赶往现场的民警提供后方支撑,最终帮助市民们解决问题。”单锋说。

年来,杭州治安环境不断向好,寻人成为呼叫响应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半个月前,值班的单锋曾接到一个棘手的警情:一名家住拱墅的85岁老人离家一天,渺无音信。警情迅速流转到了辖区派出所以及呼叫响应中心,派出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却发现老人当天4点48分在某路口出现,9点多消失在了公共视频画面中。

线索中断时,呼叫响应分中心的作用就更为重要。单锋一边让拱墅警方继续路面搜索,同时根据现场环境,推测老人可能乘坐公交车,立即联系交通治安分局协助查找。新的线索很快出现。公共视频显示,老人坐上公交车,并在西湖区三墩一带下车。此时,西湖公安也接到了指令,展开寻人工作。当天傍晚,三墩派出所警力在公交车站发现了不慎摔伤的老人,并把老人送到家属身边。

“我们几乎不会和当事人见面,但好消息传来时,成就感却是翻倍的。”单锋说。

防疫战线上的数据战士 忙碌之外还有“意外”收获

从警多年,陶文渊却自称情指中心合成作战室的“新人”。去年年底,她调到合成作战室,专门负责疫情相关的工作。

合成作战室主要负责杭州的反恐安全工作,疫情期间又多了一项任务,投入一批精兵强将守护杭州市民的健康安全。“我们的职责就是和病毒赛跑。一旦杭州出现疫情相关人员,我们就要第一时间进行梳理,落实管控,保障更多群众的健康安全。”陶文渊说。

这句话背后,是巨大的工作量。前段时间,杭州出现相关病例,陶文渊和同事连夜加班,“忙到根本没时间考虑几点睡觉,去哪里睡,无论什么时候群里都会有人出现,大家互相帮忙一起把工作完成。”

过去一年中,陶文渊在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情指中心两头跑,忙碌之余也有了一些“意外”的收获。“或许是因为晚上加班没时间吃夜宵,我整整瘦了30斤,减肥太成功了。”她开玩笑说,其实,真正的收获,还是情指中心民警的工作经验能够在全省推广,这是大家最有成就感的事。

,陶文渊和同事也没歇着。“我们不能放松,必须坚持不漏一人的目标,还有大量工作等着我们去做。”她说。(通讯员 傅宏波 谢津超 记者 李维和)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