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图片 >
如何让非遗成为有底蕴的新风尚?让“年迈”的非遗技艺更年轻?
2021-10-29 09:15:16   来源:江西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非遗夏布绣的青春范

夏布绣源于北宋,兴于中国夏布之乡江西新余。区别于其他绣种的绚丽多彩,夏布绣以古朴拙趣的风格独树一帜。虽然夏布绣享誉在外,但夏布绣行业因设计老套、工艺守旧等因素,面临多重挑战。

如何让非遗成为有底蕴的新风尚?在国家级非遗夏布绣代表传承人张小红看来,青年群体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我们非常重视青年群体,特别是高校师生对非遗技艺的赋能。他们带来的好创意、新技术、新方式,让‘年迈’的非遗技艺更年轻了!”

在江西师大,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用匠心独运的设计让夏布绣青春焕发。今年10月,他们主持参与的项目《夏绣——国内首创设计驱动型文化创意企业》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初创组金奖。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肩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以针为笔,以线代墨,让夏布绣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让世界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项目负责人、江西师大美术学院产品设计系研三学生董清雯虽然年纪轻轻,但她对夏布绣的执着、对设计的坚持,历经时间的考验和沉淀。得益于学校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她带领团队斩获了德国iF设计奖等百余个奖项,在设计领域和创新创业赛场上不断“升级”。

与梦想在一起的人是无畏的。如何让夏布绣与时代融合、与生活结合、与市场契合?对于这个命题的探究,董清雯的行动并非始于这次比赛。早在2019年,她就与其他两位联合创始人成立公司,致力于用设计让非遗回归大众生活。

回归,意味着焕发新生活力。在此过程中,创新必不可少。对董清雯和其他团队成员来说,创新是一种积累。要想拨开岁月的雾纱,捕捉夏布绣之美,必须先学会与时光对话。那段在新余夏布绣博物馆里对万余件藏品进行整理并梳理文献研究的经历,被他们反复提及。“博物馆里万余件藏品是具象理解非遗符号的‘钥匙’,很多造型和图案都可以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形成了业内首个电子设计资源库,挖掘潜在IP超1000个,输出设计草图3000余张。”诚如董清雯所说,公司推出的夏布绣产品闪烁着非遗元素。比如,“小有仙气”夏布绣背包,运用传统民俗文化中贴布绣、百家被、长命锁等元素,表达美好寓意;“小日子”沙发灯具系列,在传统夏布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猫和竹,夏布与木材相映衬,简约中透露着诗意。

不仅是设计创新,团队在制作工艺上也在寻求突破。夏布绣,极考验因材施艺。团队针对夏布的粗犷肌理,创新出芝麻针、层叠针、浮雕针、通透乱针、透底虚实针、一绒两色针六大夏布刺绣针法。除了手工刺绣,还引入机绣、墨染两大机械化工艺。

这群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年轻人,头脑里充满着奇思妙想。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用青春力量唤醒夏布绣千年之美。比如产品布局,就充分考虑购买人群对夏布绣的认知程度,分为机绣系列、墨染系列、轻手工系列及精手工系列,共计四大类248种。

一步一个脚印,创新创业路上,董清雯和小伙伴们愈发坚定最初的梦想。她清楚地记得,自今年年初到大赛闭幕,团队前前后后接受了50位专家老师的指导。“一路过关斩将,得到肯定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冷水’。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不断成长,项目不断完善。煎熬过后,我们更加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董清雯直言,创新创业既需要激情,更需要冷静。她和团队成员将以这次比赛成绩为新的起点,继续围绕“夏绣”品牌,在IP化、多元化、数字化、国际化四方面开拓新的增长点。比如,在多元化上,通过跨界餐饮、美妆等行业来拓展应用场景;在国际化上,准备通过境外电商拓展海外市场,向世界讲好夏布绣故事。(记者 齐美煜)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