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观察 >
全球观察:郑宗平:从田间农人到大学教授,从药学到食品科学
2022-08-24 19:31: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厚厚的眼镜片,肩上挂一个背包,说话慢条斯理,步履稳健,扑面而来的气质彰显出不平凡的学者素养。他是一名高校教师、科技工作者,也是曾经挣扎于求学和求职路上的摸索者。1995年,他考入中国药科大学时,并没有预料到,自己的人生会像电影:跌宕、波折,时而平静,时而幸运。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郑宗平。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

不曾起舞的日子:生于忧患 匠心磨砺

郑宗平目前是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副院长,也曾在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谈起自己一路走来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他最为挂心和感谢的是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良师益友。从曾经的求学者到如今的教学者,郑宗平对恩师们的良苦用心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郑老师的记忆里,小时候最深切的感觉是“苦”。那时,改革开放刚刚进行了十年,生活在漳州市漳浦县一个小村庄的郑宗平和他的伙伴们还不能明白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影响。1989年9月,郑宗平小学毕业,进入漳浦县赤湖中学读初中。当时,学校的设备、师资非常欠缺,甚至英语课只能由历史老师来兼任,同学们的家庭条件也都比较差。郑宗平记得,贫穷是当时整个农村社会的普遍写照。

那时的社会资讯不像现在发达,上了初中,学生依旧是懵懵懂懂。郑宗平和同学们延续着小学时放养式的学习模式,不知道所谓的学习,意义是什么。

转折发生在初中二年级。郑宗平对初二的班主任陈以海老师印象很深。每次班会课,陈老师总会讲一些社会趣闻、人生道理,对同学既是一种眼界的开阔,也是一种思想引导。一位好老师是学生前进道路的指路灯,正是在陈老师的点化下,郑宗平萌发了对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后,他一改从前的贪玩,开始刻苦学习。

老师的谆谆教诲树立了正确的三观,艰苦的生活磨炼了意志,升入高中,郑宗平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十名。那时候,能从农村考上大学十分不易,虽然成绩不错,但是他对自己能考上多好的学校并不敢抱太大期望。临到高考报志愿时,他怀着一片赤子之心,心想:做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对社会贡献大,那我就试试学医吧。

当年郑宗平比较心仪和较有把握的学校是省内的一所重点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后来,说起这段报考的经历时,他笑道:“可惜,不小心分数考高了一点,与福建医科大学擦肩而过了。”最终,他被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药专业录取。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在求学路上,除了初中的班主任,郑宗平还对研究生恩师念念不忘。那是在本科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供弟弟妹妹继续读书,郑宗平没有直接考研,而是选择了到药企工作。但是在药厂工作的三年里,他感觉工作辛苦劳累,回报却甚微,未来的发展前途在哪里呢?郑宗平有些迷茫。

分析了一番利弊后,郑宗平选择了考研,他考回母校中国药科大学,师从梁敬钰教授攻读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硕士。在完成硕士研究生第一年理论课程学习之后,机缘巧合,他获得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联培机会,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毕业论文实验研究。

硕士毕业之后,郑宗平首先想到的仍然是工作。他是一个家庭责任感非常强的人,没有来得及思考自己最喜欢的和最适合的路是什么,便毫不犹豫的留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做助理研究员。

不过,经过两年时间的相处,药物所的胡立宏教授细心地观察到:郑宗平对科研有着很深的热爱,性格严谨认真,注重细节,思考力、执行力都不错,有做科研的天赋,并且为人踏实稳重,真诚不虚浮,很适合长期从事科研工作。于是,胡教授便推荐他到香港大学王明福教授的课题组做研究助理,并鼓励他申请港大的博士,继续深造。

在香港大学读博时,郑宗平总是泡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后来,在两位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郑宗平成功考过了托福,申请到香港大学食品营养科学博士,并顺利申请到了博士奖学金。这段经历让郑宗平越发主动去思考自己内心追求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博士毕业时,他也选择了做一名高校老师。

从药学到食品科学:“做有益和有意义的事”

本科和硕士时,郑宗平的学习和研究领域是药学。虽然对这个领域饱含热爱,但自己工作和身边人的经历经常让他思考一个问题:药物能解决身体的一切病痛吗?

药物开发风险很大,关键是很多疑难杂症,仅靠现有的药物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有时郑宗平目睹,病人身体出现罕见的疾病,还没等治疗药物、治病方法研究出成果时,生命就被疾病无情剥夺了。这使得他陷入了和电影《我不是药神》中那种对疾病、对生命的深度思考中。

电影再深刻,终究是艺术,而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郑宗平考虑的很现实:到底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才是有用的?他想起小时候艰苦的读书岁月。那时候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因为罕见疾病去世的人却似乎不像现在多,他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民以食为天。郑宗平认为,现代人生活品质变好,但是在“吃”方面的知识和认知仍然不足,如果对食物有了更深的研究和认识,是不是就能有效减少“病从口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从根本上减少疾病对人的折磨呢?同样都是为了人们健康事业,这或许是另外一条终南捷径。半是憧憬半是探寻,在博士选择专业时,郑宗平换到了“食品营养科学专业”。

读博期间,生活依旧是艰苦的。虽然有奖学金,但是香港住房紧张,生活压力很大。他租住在一个3、4平米的小隔间,里面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个衣柜,简陋的卫生间和浴室好几个人一起共用。就在这样逼仄的空间里面,郑宗平生活了六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路走来艰苦的求学经历,在内心留下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记,决定了他一生刻苦、严谨、求实、节俭的作风。

也正是在这段难忘的读博岁月,郑宗平树立了自己独特而坚定的价值观:“做有益和有意义的事”。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并且为社会和人类带来价值,他立志这就是一生要去做的方向。

博士毕业后,郑宗平回到大陆,在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几年后,他选择回到家乡福建,任教于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固执地沉浸在自己研究的小领域里面,而是贴合泉州师范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在教学和科研之余主动对接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为当地的食品企业和产业创新发展及转型升级提供急需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晋江市闽南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调研(郑宗平,左二)。受访者供图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重中之重,恰好也是很多学生普遍欠缺的核心能力之一。从平时课程学习、学科竞赛、实习实践、科学研究,到毕业论文(设计),郑宗平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为学生搭建校外实习实践、校内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等平台。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做“保姆式”指导老师。在这种模式培养下,涌现出多名国家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各类学科竞赛获得者,培养成效显著。

回闽多年以来,郑宗平践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深入基层,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以泉州德化一家淮山企业的合作为例,郑宗平作为该企业的省级科技特派员,联合团队成员先后开发了淮山曲奇饼干系列产品,改善饼干口味的同时,为当地种植淮山农民的增收拓展了渠道,并通过相继开发淮山味馒头、面包等多元化的创新产品,为淮山种植和销售带来一系列的衍生价值。

同时,郑宗平联合该企业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与育人机制,建立泉州市专家工作站、福建省科技小院等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平台。此外,郑宗平团队还利用海洋鱼类加工副产物开发了系列高值化产品,开发高钙崇武鱼卷、鱼签产品,研制永春老醋新品……一道道健康又养生的美味,让他和团队成员、所指导学生在各项食品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德化淮山种植和生产基地交流。受访者供图

“何以解忧,唯有美食。”厨房和美食在普通人心里代表着家和烟火气,在郑宗平心里,却代表着千百个实验数据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美食入口,是味蕾的快感,也是人生的修行,未来,他将继续走在这条与健康同行、与美食相伴的路上,苦乐参半,步履不停。(杜立文)

关键词: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