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 >
无锡今年10月雨水“发挥失常” 累计雨量仅为往年七成
2022-11-02 08:24:39   来源:江南晚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在很多市民的印象中,今年10月锡城异常少雨干燥,甚至都想不起上一场像样的雨是在哪天。随着10月“收官”,昨天,一份降水量成绩单出炉。记者从无锡市气象部门了解到,今年10月雨水“发挥失常”,累计雨量仅为往年七成。中央气象台此前也发布了气象干旱橙色预警,全国有8个省市区的部分地方有特旱,在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中,无锡部分地区被列入轻度干旱。

| 数据 |

本月雨日8天 降水量44.1毫米

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刚刚过去的10月的天气特点,很多市民都会说:反常、少雨、干燥。细细数来,自从10月10日以来,无锡都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在经历了持久的“没雨期”后,10月30日无锡局地终于迎来了小雨,可惜这场雨就走个过场、亮个相而已,累计雨量在0.1毫米左右,达不到“解渴”的目的。

这个10月究竟有多干燥?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无锡常年10月平均降水量58毫米,今年10月无锡降水偏少、相对湿度明显偏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居高不下。监测数据显示,10月无锡降水量44.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雨日共8天,其中最大日降水量出现在10月7日,为15.4毫米,这一天贡献了当月降水量的35%。气象部门人士介绍,今年10月的累计降水量的确是少,但并非史上最少,2018年10月无锡的累计降水量只有18.5毫米,2019年10月降水量只有17毫米,1979年10月份更是滴雨未下。

最近不只无锡缺雨,全国大部地区都处于“干燥状态”。为了统计秋季的干燥程度,气象部门把日最小相对湿度≤30%的情况定义为一个干燥日。结果显示,秋季北干南湿的分布十分明显,其中最干燥的地区要数北方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比如新疆的塔里木盆地、青海、甘肃、内蒙古以及西藏的部分地区,秋季干燥日数达75天以上,无锡并不是全国秋燥最厉害的地方,干燥日数在10天左右。

| 释疑 |

为何水汽不足

“雨水少的最直接原因是暖湿气流少,导致水汽不足。”气象部门人士介绍,通常给无锡带来降雨的水汽源可以有很多,从方向来说,主要是东、南、西三个方向。东面的水汽主要是偏东气流,包括台风、热带云团等带来的偏东气流。往年总会有台风给无锡带来水汽,但今年秋天的台风基本都在海上活动,距离无锡远,影响小。

“以往较为活跃的东风系统今年屈指可数,台风往往只影响到浙江、福建沿海地区。”市气象台预报员说,比如最近生成的今年第22号台风“尼格”,原本靠近福建沿海地区,能给江浙一带送来不少水汽,但受到北方高空西风带系统南下阻挡,“尼格”又和其它台风一样,外围环流到不了无锡上空,也就别指望带来降雨。

“无锡南面的水汽主要是南海季风,水汽源自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但今年南海季风不给力。”气象人士介绍,通常南海季风首先是影响华南地区,接着还会影响到华中和江南地区,但今年南方也比较缺水,包括江西、湖南严重干旱,“罪魁祸首”就是南海水汽影响不足。事实上,南海并不是没有水汽源,主要是有了水汽但还是到不了江南一带上空,根本原因都是副热带高压的阻拦。

气象专家进一步解释,副热带高压就相当于一个“高压锅盖”,也是影响水汽输送的中转站,它的位置、体型、体量对降水影响极大,基本上覆盖哪里,哪里就不下雨,外来的水汽只能沿着它的外围走。今年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北、偏西,体型比原来大,持续时间长,原本应该到达长江中下游的水汽,经过体型变大、位置偏西的副热带高压后,大部分水汽都流向了北方,这也导致华西和西北地区雨水比往年多,塔克拉玛干沙漠甚至出现很多“湖泊”。

对无锡来说,秋天最主要的水汽源来自西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南暖湿气流。西南暖湿气流也叫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因来自中国西南方向的孟加拉湾而得名。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的主要降水水源之一,西南暖湿气流承担着向无锡“供水”的任务。今年秋天,南支槽偏弱,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明显偏少,致使水汽供应不足,难以形成有效降雨。

| 趋势 |

干晴模式持续

干了这么久,很多人都盼望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已到来的11月会迎来转机吗?从常年来看,无锡的11月仍偏干燥,比起10月雨水是减少的。市气象台预报员介绍,无锡常年11月的降水量在56.6毫米左右,太阳公公也十分勤劳,“上班时间”达到148.4小时。从目前的预测来看,这样的“燥”还将延续下去,一直到11月上旬仍然没有有效降雨,晴好少雨的日子将继续上演。

在气温方面,短期内锡城总体变化平稳。从季节进程来看,预计今年冬天前冬偏暖、后冬偏冷可能性较大。主要降温时段出现在12月中下旬、明年1月中下旬、2月中旬,可能出现极端低温。预计平均气温最低发生在明年1月,届时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且强度可能达到寒潮甚至强寒潮、超强寒潮。

| 支招 |

这样“滋润”自己

从历年看,无锡冬春干燥的日子也不少,为何唯独秋天的“干燥指数”最高,“秋燥”让人心烦气躁?“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在50%-60%。”气象部门人士说,从炎热潮湿的夏季过渡到秋季,大多数人的身体还“残留”着夏季湿热的“记忆”,对“燥”的反应会更为敏感,但如果从秋天到冬春,经历了漫长的“干燥”时段之后,人体对“干燥”适应度提高了,体感也就不会那么敏锐。

同时,影响夏季和秋季的天气系统并不相同。夏天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会将海上的湿润空气带入,导致降水相对充沛。但到了秋天,“盘踞”上空的是大陆高压,冷空气也日益活跃,吹的多是偏北风。从北方来的风通常水汽含量较少,因此更干,这样的风会越吹越干。

对人体而言,秋燥算不上一种病,但确实容易让人感到不适,甚至会导致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等症状,在医学上又被称为“秋燥综合征”。科学研究也发现,干燥容易引起流感等疾病的多发,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对此,养生专家建议饮食上要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枸杞、雪梨、蜂蜜等,还要多吃一些水果,比如梨、柿子、香蕉等能够起到润肺生津的作用。另外,每天早晚适度慢跑、散步、打球等运动,也可增强体质、有效预防秋燥。

(记者 蔡佳)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