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 >
杭州这家小区凉茶摊造福为城市出力的工人 也见证了小区的大小变化
2022-08-05 18:18:57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8月3日下午2点,气温38℃,上城区濮家新村爱心凉茶摊里,79岁的王惠玲奶奶依然在岗,鼻尖沁着汗。

由濮家新村北门进来,三四十米处,便能看到一个遮阳棚。棚子底下,两张桌子,两只茶水桶,加上几把椅子、凳子,不到20平方米。这样一家小区凉茶摊,从一对“老姐妹”坚守到14名守摊员以及背后更多新老杭州人的守护,它悄悄走到了第20个高温天。

昨天,杭州日报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段濮家联合社区爱心凉茶摊的视频后,很快引起了十多万网友的点赞:“杭州永远都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杭州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免费的茶点”“有人情味儿”“十多年前就在杭州喝过,真好”“一句谢谢叔叔阿姨,阿姨再累都觉得值得”……

一对“闲不住”的老姐妹

撑起了简陋的凉茶摊

“真热,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王惠玲用毛巾把淋到桌上的茶水一抹,一手扶腰,笑着叹道,“幸亏我把棚子这两边用粗布拉起来,稍微好点了。”

王惠玲就是这个小摊的发起人之一,头发染得乌黑,精神头很好。她是绍兴人,年轻时嫁到杭州,后来退了休,2003年在小区里支起了凉茶摊。她是闲不住的人,隔壁邻居黄桂凤也同样闲不下来,俩人一商量,搭好了班子。

“那时候简陋得很,遮阳棚都没有,我们就把几只编织袋缝好,撑起竹竿。”王惠玲说,“有时候突然一阵大风,摊子吹得零零散散……”

第一年出摊,王惠玲做的是绿茶,茶叶的钱由两人合资。到第二年,街坊邻居决定一起出钱,你20元我30元,而收摊的志愿者也一下壮大到了14人,两人一班做七天,每天早上五点到下午五点。

凉茶摊刚支起来那些年,王惠玲和其他几位老伙计每天早起生煤炉烧水。一到夏天,生煤炉那股呛人的味道飘出,大家就知道凉茶摊出摊了。现在那股气味是闻不到了,但好多老人还时常念叨着。

凉茶摊有两只大桶,里头泡菊花、甘草、绿茶、桑叶、薄荷、六月霜等药材。这样的配方,是大家一起摸索出来的,专门供小区居民和过路的民工兄弟,解渴又养生。

桌案上6只玻璃杯,3杯凉茶,3杯白开水,上头用方片玻璃盖着,防尘。“天气热,最近每天能喝掉三四桶水。”王惠玲说,“不是所有人都欢喜喝凉茶的,有些人要喝白开水。”

造福为城市出力的工人

也见证了小区的大小变化

谈话间,来了位30岁出头的小伙子,熟门熟路地拿起杯子,一口气“咕隆咕隆”喝了4杯。小伙子今年在小区里做装修,工地上热,每天都来解渴,喝完礼貌地道谢。

王惠玲说,一口气喝4杯不算稀奇的,还有人一口气能喝掉8杯。这些年,凉茶摊接待过很多很多的工人兄弟们——

2005年小区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2009年小区平改坡、2019年雨污分流改造、去年老旧小区改造……小区附近秋石高架在建时,高架工地的工人每天要用翻斗车来拉两桶凉茶回去,上午7点一趟,下午1点一趟。汗流浃背的工人们喝完,休息完毕,又热火朝天地干活去了。小小凉茶摊造福了数不清的工人,也见证了老小区一点点的提升改造。

工人们也很感激,来得早的帮忙一起搬凳子、抬水桶出摊;刚好碰上收摊,又帮老人们一件件抬回去。

王惠玲说,用来盖茶杯的方片玻璃就是以前经常来喝茶的工人做的,“多余的物料,帮我们一片片切割成小方块,四边用砂纸磨好,不会划手。”

“那时候真好,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我们这个棚子,就是10周年时旁边华润万家超市给我们做的,还带我们到万象城外婆家吃了顿饭,每个人发了张超市卡。”王惠玲说着,从桌案底下摸出一张纸条,“我总归是蛮想念他们的。”

“元老”功成身退

但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

最初摆起凉茶摊时的14位“元老”,如今已经有8位过世。纸条上写着8位老朋友的名字:陆兰珍、周师父、王宝良、黄桂凤、何志福、李珍凤、王仲福、桂耒红。

年纪大了,有些时间年份王惠玲早已记不清,记事的方式就是靠曾经活在身边的一个个人。

“秋石高架在造的时候,何志福还在,如果到今年也有79岁了。我们开始摆摊第二年,就是他提出发动一下志愿者,之后我们就有14个人守摊了。”王惠玲说,8年前,何志福突然生病,被送到医院,结果很快进了重症监护室,没几天就去了,“现在他老婆接替他,还在这里帮忙烧水。”

前年,王惠玲孙子去读大学那年,最早陪她出摊的“小姐妹”黄桂凤也走了。“那时候她80多岁了,中过风,那天吃完晚饭还挺好的,到卫生间去洗脚时跌了一跤,还是女婿赶过来送到医院的。”王惠玲摇了摇头,“想也想不到的,前一天还见到的,第二天就没有了。”

去年,一位小姑娘从三堡赶来,捐了200元钱。她说奶奶从2004年就开始在凉茶摊帮忙烧水了,现在去世了,自己还是想支持凉茶摊做下去,因为工作忙,所以想来捐款。

后来,王惠玲记起来了,小姑娘是早年一起收摊的陆兰珍的孙女,没想到小时候天天看到的孩子都变大姑娘了,刚刚结婚成家。今年,姑娘又来捐了300元。

去年,还有一位来捐款的大姐让王惠玲印象深刻。大姐说90多岁的妈妈去世了,生前捐了6年款,“这是妈妈最后一次捐款了”。王惠玲在凉茶摊收支明细单上,一笔一画写上了90多岁老人的名字。

这个上世纪80年代末建成的老小区,很多原住的老人有的过世或者搬走。凉茶摊倒还是每年暑假有新老杭州人加入,要是报名晚了可能还排不上号。

60岁的余云泉就是今年刚来凉茶摊当志愿者的。老余是桐庐人,退休后,搬到杭州随子女生活,就住在对面小区,刚与王惠玲搭班一个月。

“啊?你才60岁啊!哎呀,跟我大儿子同年的,你都好当我儿子了。”王惠玲朝大腿拍了一记,开玩笑道。

王惠玲说,这么多年凉茶摊能坚持下来,也多亏了街坊邻居们——凉茶配料大家都热情贡献;椅子、凳子也是这家那家送来的;用了18年的大水桶,也是别人送的;要搬重物,喊一声隔壁老沙面店老板的王爱谷,他就到了……

下午4点,斜阳渐渐照不到小区路面了,但仍有余热。王惠玲歇下来,看着几位更年长的老人在小区散步,她突然感慨,“想想匆匆忙忙一辈子,就要过完了,却好像没怎么过……”她年轻时嫁到杭州,到杭州铸造厂上班,那时候还要养3个孩子,59岁退休后又做出纳、卖玩具、开布艺店做四件套……“好像从来没自己活过,现在的生活倒是挺好的,退休工资也有,不愁吃也不愁穿。”

傍晚临收摊,一位大姐过来灌满一壶凉茶,嘴里叹气,“哎——麻将搓搓一下午,100块么输光。”

王惠玲突然找到话头,声音提亮,“个么,你请客请掉多少好呢!”

大姐哪里肯被这么将一军,“个你怎么不想想我赢的时光!”

旁边人笑着,开始忙活收摊。(记者 钟玮)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