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 >
西湖区:奋力推进“两个先行” 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
2022-08-05 08:28:52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是本届区委区政府的开局之年。

上半年,西湖区深入实施“产业立区”“科创强区”“生态美区”“民生优区”“改革兴区”五大战略,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范例、科创引领新高地、全域融合新样板、美好生活新品牌、数智治理新标杆,顶住了“三重压力”和“两大变量”交织的严峻考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中向好。

一直以来,“首善”是西湖的精神坐标,是全区上下不懈追求的努力方向,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是西湖开新局、谱新篇、建新功的必由之路。下半年,西湖区将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嘱托勇担使命,奋力推进“两个先行”,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接续谱写西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上半年,各项事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坚持统筹兼顾,有力有序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一方面,注重科学精准防控,落实隔离点规范化管理和村社“一点一方案”,率先推出重点场所管理“白名单”制度,首创抗原试剂检测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经济稳进提质九大攻坚行动,出台经济稳进提质52条政策举措。上半年,政策资金兑付完成率188.2%、排名全市第一。

坚持动能转换,高质高效优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三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积极推进射频产业园、先进材料增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西溪金融总部经济园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打造阿里云全球总部、未来生命科学园、之江文化中心和杭州首条百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链,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精彩亮相、并列入全省数字生活新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1%、排名全市第一。6个省“4+1”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新增上市企业3家、增量排名全市第二。

坚持创新驱动,聚焦聚力提升科创能级。科技创新指数、R&D投入强度稳居全省前三,成功夺取2021年度“科技创新鼎”。深入推进高校经济“三百行动”,促成前沿领域产学研合作项目73个,拓展创新创业空间,新增区校合作载体18个,现代国际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园、五鑫·黄龙未来中心完成改造。

坚持城乡协调,全面全域打造美丽环境。高品质完成高尔夫球场等四大亚运场馆建设,全域开展“美丽西湖迎亚运”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城市基础设施百日攻坚行动,亚运通勤道路、入城口、场馆周边“最后一公里”体验区等重要流线、重要节点持续“扮靓”,2个项目获评全市“赛马”优秀,高标准打造大美城乡环境。

坚持优质共享,真情真意增进民生福祉。精心打造幸福西湖民生综合体,实践成果获评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新开工、改扩建学校7所,启用区中小学创新实践中心,获评全国“双减”工作典型案例。三级闭环健康管理模式基本形成,构筑“一老一小”幸福保障,成功创建省首批体育现代化区,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国家和省市“最美”系列获评数量居全市前列。

坚持靶向攻坚,创先创优深化数字治理。迭代升级“民呼我为·西湖码”“云舍”“一指减负”“一键养老”“一键办”“数智同心荟”等特色应用项目。“民呼我为·西湖码”改革经验获国务院职转办刊发,“企诊卫士”改革经验获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刊发,浙里干部之家“我的心声”、“数智教育”等改革成效获省领导批示肯定,6个改革项目入选全省重大改革应用“一本账”。

坚持政治引领,从严从实加强党的建设。抓深抓实“七张问题清单”,深化“实施争星创优工程,争创首善现代社区”,全面推进强街优社等七大行动,做好党建引领翠苑一区未来社区建设,成立10支“楼商红盟”服务队。扎实开展“做亚运先锋、展首善风采”大考大赛,选派700余名干部到一线重点岗位锤炼。

下半年,重点在八个方面争先示范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全力稳进提质,在开创转型升级新局面上争先示范。一是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双轮驱动,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赋能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等消费地标跨越式发展,突出抓好空天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加快培育形成制造业若干百亿级产业集群。二是要推动战略布局和空间拓展双轨并进,打造高聚合平台格局。深化“北强、南启、中兴”战略布局,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西湖片区高质量发展,加强紫金港科技城和西湖大学城一体化建设,加快打造之江未来城,推动西溪谷迭代升级。三是要推动招大引强和建设攻坚双管齐下,打造高效益项目矩阵。深化“6张清单”招大引强、五大产业招商组等机制,超前落地一批具有牵引性、突破性、关键性的一流项目。四是要推动龙头引领和梯队培育双向发力,打造高水平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北交所浙江基地和浙江“专精特新板”建设。五是要推动政策集成和为企服务双翼齐飞,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高标准实施区级52条政策举措,加快研究出台重点领域配套产业政策,优化完善“双千”等服务机制新场景,迭代完善楼宇经济智慧管理和西湖亲清助企平台。

释放“创新策源”活力,坚持科创引领,在打造制胜未来新优势上争先示范。一是要多维度激发创新动能。支持云栖工程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西湖基因编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平台建设,推动阿里云建成省技术创新中心。二是要多举措优化创新生态。做深做实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国科大等区校合作,构建“一链一院一基地”发展模式,推进浙财大金融科创园、浙大城市学院交叉技术研究院、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等产学研基地建设,加快打造环浙工大创新创业集聚区。三是要多领域引进创新人才。纵深推进“西湖英才计划”“栖西聚才”等专项行动,培育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万人计划”等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分类科学、层级清晰、有机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雁阵。四是要多层次培育创新主体。瞄准高新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深入推进“规上企业高新化”“国高企规上化”行动,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以上。

找准“数字变革”路径,全面深化改革,在放大整体智治新优势上争先示范。一是要以重大任务承接贯通为牵引,着力提升实战能力。聚焦承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大综合一体化”“义务教育双减”“构建养老友好型社会”“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等重大改革任务,努力先行探索实践,积极协同重大应用子场景建设。二是要以标志性特色应用打造为突破,着力提升智治能力。以“民呼我为·西湖码”等重点应用迭代升级为引领,启动实施、谋划推进一批新的具有西湖辨识度的特色应用。三是要以“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为抓手,着力提升硬核实力。加强全区重大改革“一本账”全周期管理,聚焦试点落地、“一地创新、全省共享”评审、双月例会星级评价、“最系列”评选、“改革突破奖”争创等重点争先指标,实施数字化改革项目梯队培育。

深化“城乡统筹”布局,一体融合推进,在建设现代社区新实践上争先示范。一是要做实“一体化”推进格局。实施争星创优工程、争创首善现代社区,围绕“强街优社、强村富民、五社联动、未来村社建设、应急体系建设、除险保安、基层监督提质”等开展攻坚突破。二是要做精“现代化”基本单元。坚持以“一统三化九场景”为指引,联动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全面开展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行动,梯次实施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重点推进翠苑一区、上保社区等项目建设。三是要做强“协同化”城乡融合。深入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做优做强西湖龙井茶品牌综合保护,积极培育西湖特色的共富村、共富带和共富联合体,深化山海协作和区内城乡结对帮扶。

践行“民呼我为”理念,全民共建共享,在提升美好生活新体验上争先示范。一是要综合集成优质服务,让民生福祉更显成色。加快民生综合体扩面延伸,高标准完成22个新建改造任务,持续推进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助推精细化分级诊疗落地见效,积极推进数字赋能“一老一小”试点,推进“就近办”提质扩面,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二是要聚焦分配扩中提低,让民生保障更有力度。制定实施收入“双倍增”计划,探索建立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等有效机制,深化就业援助精准服务工作,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三是要注重全民参与共建,让民生事业更接地气。优化民生项目民主决策、满意度评价、评议反馈等机制,依托代表联络站、“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民意小圆桌”等载体,广纳社情民意,激发全社会“主人翁”意识。

厚植“区域文化”底蕴,促进精神富有,在涵养时代文明新风尚上争先示范。一是要奏响主流舆论“好声音”。深入实施铸魂溯源走心工程,建强用好“融媒体”宣传矩阵,聚焦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主线,广泛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研讨、主题宣传、全域宣讲和各类群众性文艺文化活动,营造宣传贯彻的浓厚氛围。二是要打好文体惠民“组合拳”。提升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全覆盖”水平,推进亚运场馆综合利用和惠民开放,加强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丰富数字文化应用场景,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三是要跑出文化产业“加速度”。高标准打造之江文化产业带之江发展核,着力推进之江文化中心、浙江电影科技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办好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峰会、中国视听创新创业大会、思客年会等重大文创品牌活动。四是要塑造文明有礼“新气象”。高标准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牌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实施“礼行西湖”“礼尚西湖”“礼享西湖”行动,打造“首善之区·西湖有礼”文明实践品牌。

紧抓“亚运兴城”契机,扮靓美丽西湖,在描绘诗意栖居新画卷上争先示范。一是要打好都市能级提升战,推动双桥、双浦等单元控规修编,加快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空间新格局。二是要打好绿色生态保卫战,一体化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铜鉴湖创建省级美丽河湖,加快海塘安澜一期项目开工,持续推进绿道绿地建设。三是要打好环境治理持久战,高标准开展环境大整治、面貌大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水平。

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全面防控风险,在构筑除险保安新格局上争先示范。一是要持续巩固和谐稳定局面,建设立体化、智能化、法治化治安防控体系。二是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三是要持续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四是要持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稳步推进基层“四治”融合,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五是要持续提升法治建设成效,深化“法治西湖”建设,加大“八五”普法力度,浓厚全社会法治风尚。(记者项捷 谢雯艳)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