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 >
以“四问四权”调动居民 参与西溪街道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2022-06-10 08:50:02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时值初夏,位于西溪河东小区正门旁的“求智未来社区会客厅”近日基本完成硬件调试,不久后将成为居民的共享活动中心。

一进门,就是社区“数字驾驶舱”——人员、房屋、预警等各项信息参数实时更新于大屏上。基层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车位管理、智能安防等场景应用正逐渐转向“数字化治理”。值得一提的是,楼上不仅为居民配备了共享活动区和阅读区,还有时下流行的直播间。

一年综合整治,求智社区多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成为西溪街道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显著实效的一个缩影。拥有82个老旧小区的西溪街道近年聚焦民生、问需于民,因地制宜成功实施了以武林门新村、西溪河东小区、下宁巷南区等为代表的“整转提升类”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彻底打破老旧小区楼幢各自“圈地为牢”的问题;全力推动了以建工新村、文一路78、82号为代表的“拆改结合类”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行原地征迁、提升改造,扎实提升了小区居住品质、增加了居民幸福感,探索出符合本土化的老旧小区改造之策。

整转提升 优化空间除隐患

西溪河东小区改造后的10幢楼沿着西溪河从南向北一字排开,与河边的苍翠景致融为一体。

前不久,这里拆掉了近300米的老旧围墙,拆出了100多个新车位,让沿河600多米的小区主干道拓宽近两倍。靠河一头的绿化带整改后“拾掇”出一条游步道,百姓好评如潮。“真没想到可以这么近地欣赏家门口的西溪河。”河东党支部书记、居民丁文珠告诉记者,它还带来一个意外功效——实现人车分流。“不像以前坑洼的土路,游步道绿化好、不积水,人人都喜欢走。”

小区游步道的尽头是西溪城市文化公园,穿过其间新开的一扇门,外立面风格整齐划一的下宁巷南区呈现在记者眼前。这个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区各自成院、道路狭窄、电线杂乱等问题已逐一整改。尤令居民欣喜的是,通过规划停车位,小区现能停车200余辆。

“以前道路窄,人让车都得贴墙站,很危险。”下宁巷居民吕燕说,“也没车位规划,停车难、停车乱。”现在,居民能通过“乐居求智”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小区车位余量,智慧又方便。

“安全大可放心,违停、乱停更不用担心。”小区保安魏福新指着全新安装的57块超清监控屏,“这些‘眼睛’覆盖小区每一个角落,帮我们减负提效。”

外立面整改提升3万平方米、完成道路整治1342米、进行楼道修缮51处……一项项落在实处的提升整改,增强了百姓的幸福感。

拆改结合 共商共建新家园

文二路边一处蓝色的围挡里,搭起了脚手架,6幢拆除重建的建工新村项目正在施工,预计两年后完工。

“四户人家共用厕所”“仅1平方米的厨房无法腾挪”“墙砖缝隙塞得下一个拳头”……曾几何时,这批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房子,一个个伤疤刺痛了居民的心。

三年前拆除后,怎么建好它成了关键。“通过前后上千次的入户访问并召开十余次居民会议,我们充分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下马塍社区党委书记邵建江说,“时间是长了点,但我们坚持居民共商、共建,引导‘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

坚持党建引领,以“四问四权”的方式调动居民积极性参与共建共享,正是西溪街道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鲜明特色。

作为全市首个“拆复建+电梯加装”项目,以“三不原则”(原址不变、原高不变、原面积不变)推动原地征迁,实现提升改造的文一路78、82号,充分体现了民意。这里同样是有着约50年房龄的老房子,因文一路先后两次路面抬高使其地势越发低洼,不通风、采光差、雨水倒灌等问题长期滋扰居民。“大大小小的沟通会、协调会开了不下五十次。”溪畔社区党委书记黄斌说,“有问题大家商量着办,方案在一次次磨合中越发完善。”如今,低洼的地势夯实了30多米的坚固地基,配齐门岗、闸道、监控,保障着居民安全,老年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

73岁居民来慧珍原先住在建工新村9幢,她说,“大家都盼着新房子早一点盖好,单户最小面积也在48平方米,还能有自己的厨卫。”

来慧珍眼看着文一路78、82号的华丽转身,也对建工新村的焕新回归充满了期待。(记者项捷 张胜美 靖豫杭)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