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 >
聚焦“浙北硅谷”!德清和浙工大联合创建“环工大创新经济圈”
2022-09-07 09:23:02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这里的营商、创新、城市配套几乎都在跟杭州接轨,没有县城的感觉。”近日,从澳大利亚归国的浙江海卓氢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贾毅这样形容他在德清的生活。作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长期),贾毅还有着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浙江省特聘专家等诸多身份。

目前,贾毅所主导的非/低贵金属催化剂宏量制备技术已进入中试验证阶段,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将改变国内企业氢能转换器件中关键催化剂材料依赖进口贵金属的瓶颈,降低造价成本约50%。

在德清康乾街道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像贾毅这样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已有14个。聚焦“浙北硅谷”建设,德清和浙工大联合创建“环工大创新经济圈”,旨在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科研平台、汇聚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突破一批有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等,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

打造创业创新策源地

“在我们科研人中有一句老话:做研究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就是要重基础、谋创新,也要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等效益的统筹,莫干山研究院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今年40岁的贾毅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材料工程博士,在澳洲学习7年、工作8年,回国后,他将科研成果的转化地选在了浙北小城德清。

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的打造为人才流入提供了契机,对公司团队招募更有吸引力,加上这里有浙工大莫干山校区、浙大儿院、杭德市域铁路,城市配套与大城市无异。”贾毅说,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科研理念与他相符。

这些年,贾毅一直在研究如何以更经济的方式从电解水中产生绿色氢气,同时保证极低甚至为零的碳排放量。今年4月,他创办的海卓氢公司正式成立,莫干山研究院提供的100多平方米的免费场地足够他“小而精”的科研团队使用。目前公司已聚集多位有国际化背景的行业专家,开发先进的、成套的绿色制/储氢设备和工艺,满足氢能关键材料与装备制造领域对安全与环保生产技术的迫切需求。

企业还与湖州某头部能源企业初步达成战略合作,预计明年年初实现催化剂的规模化生产。“以100千瓦功率的氢能源大巴为例,一台发动机需要100克进口催化剂,1克的成本就是1000元;而通过我们的技术迭代,能将催化剂的成本控制在1克500元,极大地降低了氢能源汽车的造价。”贾毅信心满满。

今年以来,德清高质量建设“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德清县主要领导3次召集会议听取“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建设推进情况汇报,旨在将其打造成融杭融圈融廊桥头堡、改革创新高地先行区、品质生活新城优选地、县城丰满一体发展主阵地。

以莫干山研究院为桥头堡,“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内已引育科技型企业200家以上,“人工智能+”产业营收突破50亿元。“目前,研究院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产业创新园和10万平方米的科创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中,部分楼宇即将结顶,预计明年6月可以交付使用。”莫干山研究院副院长伍建华介绍,此外2500平方米过渡空间已投入使用。

筑牢引才聚才“强磁场”

7月30日,“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 ”2022年新浙商高峰论坛在德清举办,并成立MBA校友创新创业基地。“相信在优质的营商环境、人才政策,以及校友会的保驾护航下,企业在德清能够觅得新机遇。”作为首批入驻的企业之一,浙江佳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成林说,在德清设立分支机构,将背靠MBA校友创新创业基地,借助“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的人才、平台优势,进行项目研发。

2020年9月,新落成的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正式开学。经过两年时间的成长,校区内已有包括教师、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国际合作培养学生在内的8000名左右的师生。既有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药学院等传统优势学科,也有大化类相关直属研究机构,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浙江工业大学共有3个校区和1个独立学院,分别分布在杭州、湖州德清和绍兴柯桥。在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省委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浙工大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实现校地的双向服务,成为重要课题。”伍建华说。

依托激光智能制造与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海洋药物与药物自组装工程技术研究所、地理信息高等研究院、莫干山碳中和实验室四大创新平台,莫干山研究院布局在海外设立人才驿站,在北上深汉等地成立人才工作站,与龙头企业合作成立院企联合研发中心,将国际型人才源源不断引入德清。此外,德清与浙工大通过联动机制,打通校地政策,实现政策、渠道、引育、待遇、效益“五融”,形成校地共享、共引、共用的人才链。

得益于以莫干山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引才创新载体,眼下,蓄势待发的“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内,已集聚3万青年才俊在这里生活工作,拥有省级以上人才35名,创新创业团队30个。

“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是德清深度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关键一环,将按照“一年打好基础,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初步建成,五年建成新城”的目标,高标准规划设计,强化人才产业招引,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把“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建设成人才集聚地、创新策源地。(记者 沈晓颜 通讯员 马佳佳 张静)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