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 >
全力创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城建样板
2022-06-20 09:59:12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向“一江春水穿城过”,西湖的月和钱江的潮,不断见证着杭州从江南水乡向国际名城的蝶变。

与“揽湖拥江”的城市宏志紧密衔接,杭州将关于城市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围绕城乡建设重大目标、重要领域、重点区域进行系统谋划、全域统筹,既高站位形成一系列顶层设计、纲领文件、制度安排,又“接地气”精细制定一揽子专项规划、配套政策、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城乡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让每项任务推进有抓手、有支撑,推动每项工作成体系、成闭环,实现“一股韧劲干到底”。

起笔“大写意”,落笔“绣花功”。

在城乡建设坚实前行的每一步中,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城乡融合不断加速,“人民城市”的幸福底色持续擦亮,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渐次落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乡空间体系加快形成。

面向全域空间 系统谋划城乡建设顶层设计

系统地谋划,才能系统地建设。

从西湖边到钱塘江畔,杭州市域空间越来越开阔,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尤其是2016年的G20峰会,将杭州迅速推向了世界舞台的“风口”,使杭州的全球知名度得到了“裂变式”提升,为实现城市发展“脱胎换骨”、加快城市国际化注入了强动力、创造了新条件。

抢抓绝佳发展机遇,市建委以破除资源“瓶颈”、治理“城市病”为主线,以《杭州市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为纲领,全面推动一场大力度、多维度、深层次的城乡建设,着重补齐杭州城市国际化所面临的“城市综合能级不高、国际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短板,全面助力杭州城市能级大步迈进,为建设美丽中国杭州样本和实现世界名城目标迈出了关键步伐。

从全面小康向实现共同富裕接续奋斗的新时期,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新坐标,让城乡建设工作有了新方向和新目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赋予了杭州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历史机遇;亚运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拓展杭州对外开放的优势;数字经济优势将有力助推杭州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特大城市空间格局,更加强调市域统筹联动发展,提升城乡整体风貌,加快空间格局由市区向市域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高品质需求”……

遵照“四个杭州、四个一流”的要求,市建委敏锐捕捉区位因素、空间格局和人民需求等阶段变化与重心调整,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新阶段城乡建设主要任务,以省会城市“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的自觉与担当,锚定城乡建设更高标准、更高要求。

结合城市发展当下实际与前瞻愿景,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研究谋划,《杭州市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于2021年9月发布,展示了新五年杭州城乡建设的“施工图”和“时间表”,并描绘出更长远的杭州城乡时空布局新图景——

到2035年全面形成市域协调一体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全面形成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全面展现具有东方韵味的山水园林城市风貌,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为到21世纪中叶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提供强大支撑。

“十四五”期间,全市城建人将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推进“新城建”试点、加强制度创新改革七个方面精准发力,努力实现城乡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力创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城建样板。

致广大,尽精微。

“我们应以规划编制为契机,用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增强城乡建设重大思路、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前瞻研究,加快全域一盘棋、一体化进程。”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同时也深知,“五年任务、远景目标,要一步一步地展开,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一年一年地见效。”

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市建委开展了城乡建设领域各类相关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谋划各类建设计划的制定工作。目前,杭州市供排水(一体化)、地下空间(含综合管廊)开发利用、海绵城市、停车设施、绿道系统、绿色建筑等专项规划以及道路、地下空间、地下管线、城镇污水等建设计划已编制完成或正在开展中,全市城乡建设规划体系、顶层设计正不断形成、完善。

聚焦区域空间 立足全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构建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既要“全市一盘棋”,又要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通过实行差异化协调发展导向,促进市域内部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实现优势互补、综合集成,增强整体效应。

大城北规划建设,即是谋篇布局中带动“全盘兴”的关键之“子”。

2019年2月,市委市政府成立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设于市建委。跨上城区、拱墅区、余杭区、临平区4个区,135.5平方公里的广阔区域,这篇老城更新的大文章该怎么写?4区7家建设主体的“合奏曲”该怎么弹?

“明确‘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时序和分级筹资、分级建设、分级管理’原则,打破行政边界、破除‘各自为政、各管一块’的弊端,统筹推进区域内各项工作。”牵头抓总的市大城北办(市建委)与各区、各主体定好“同一个调”,也制定了清晰有力的路径:以15.6平方公里核心区与3.5平方公里示范区为主要空间载体,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项目群十大标杆和26个重点攻坚项目为两个层级,有序推进核心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全域发展。

随后,《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情况暨数据中心对大城北发展的影响分析》和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单元控规,《大城北核心区工业遗存保护与利用规划》《大城北示范区策划及规划方案》以及《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相继制定完成,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推动高强度投入、高质量建设序幕拉开,规划落地、交通路网、水电设施、民生改善、生态修复等五场攻坚战全面打响,549个建设项目“大珠小珠落玉盘”。

宏图入怀,时开新境。

紧扣“千年运河历史,百年工业遗存”定位,市大城北办(市建委)会同各区、各建设主体高质量完成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完工项目222个,规划串联并启动建设了一批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宝贵遗产和大城北工业遗存的项目,从“点状突破”迈向“区块成势”,区域内万象更新、万物生长。

去年,市大城北办(市建委)乘势而上,会同有关专家机构,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多中心、网络化、生态型”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明晰大城北发展定位,完善大城北“十四五”规划方案,强化外向资源集聚、内向辐射带动效应,突出运河之芯—运河湾、工业遗存—杭钢遗址和数字经济—云数据计算中心等关键性节点,制定了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以到2023年实施项目505个的大手笔,不断积蓄起区域更新振兴的磅礴能量。

今年,大城北计划实施项目208个,其中开工34个、完工44个,续建130个。

从生态到文化,从产业到民生,从数字化改革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老工业区焕新到共同富裕单元打造……随着一个个项目高水平推进、高质量完成,大城北区域正不断释放出建设发展的红利,乘势而上、聚势而强。

深耕垂直空间 品质开发挖潜城乡发展空间

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在横向扩展,也在纵向延伸。

一直以来,市建委牵头统筹推进全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及综合管廊的系统性开发建设、互连互通和高效利用,提高了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了城市容纳与防护能力,为城市打开立体化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我们围绕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用地、建设、管理、运维等全流程各环节,开展规划统筹、立法探索、政策创新和建设创新,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样板和标杆,推动全市地下空间绿色化、人性化、复合化、分层化、智慧化发展。”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尤其指出,杭州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综合管廊(管线)建设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探索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推动全市地下空间建设总量不断增加、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持续领跑。

在出台实施国内首部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条例》的基础上,近年来杭州还相继出台实施《杭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实施办法》,相继发布了《关于工程施工期间加强地下管线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全市地下空间开发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基本形成杭州地下空间建设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

精确发力、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推动全市域地下空间开发总量持续增长。

目前,全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超亿平方米,覆盖了地下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停车场库、市政设施、商业设施、人防设施、TOD开发、统筹连片开发等多种类型,形成了“一城五轴、三主八副、十一片”的地下空间系统。根据《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2021)》,截至2020年末,杭州地下空间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四,居第一梯队。

今年,市建委按照《2022年度杭州市地下空间(含综合管廊)建设计划》,重点推进15个重点区域56个重点项目,计划新增地下空间408万平方米,打造更高品质、更有温度、更集智慧的“地下城”。

三维立体城市,还将加速形成。

“接下来,我们将牵头对《杭州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强化对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全流程建设监管。”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市级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建立区域“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并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依托轨道交通网络和城市公共中心、交通枢纽布局,实施“多廊道生长、多圈层开发、深层复合利用”发展策略,构建“一主四片、多廊道、多圈层”的地下空间结构,形成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地下空间系统。(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杭建宣)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