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 >
科学家施一公在“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上 开讲“科学第一课”
2022-02-25 10:35:45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如果科学家施一公站在中小学生面前,他会说些什么?答案来了。昨天下午三点半,一身简单的白衬衫蓝色西装的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出现在“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的课程上。作为首位主讲老师,他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启“科学第一课”。场外,全省6500多所学校设立直播课堂,500多万学生同步在线上课。

今后,“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课程,也将以这种形式纳入部分学生课表当中,每月邀请一位科学家开讲。这些科学家授课视频资料,也将会作为公益教育资源,通过“之江汇”教育广场的“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专栏,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院士讲了什么?有科学知识,更有价值观

记者在现场与部分杭州中小学校的学生一同听完施一公长达一小时的讲课。采访中,施一公说,这一次的演讲自己非常认真地准备了两遍,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一堂课,给学生们思考,让他们真正爱上科学。

这一课的标题是《少年中国说》。让同学们倍感意外的是,施一公先讲了一段历史。他先说到了两批孩子的故事:一批来自150年前,另一批来自100多年前的20世纪初,这两批孩子长大后很多都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人,比如詹天佑、钱学森,他们在战火烽中艰苦勤学,在颠沛流离中全力拼搏,为科学救国而努力。

“今天的世界,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生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能做什么?”施一公说,“当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你可以用科学的知识做后盾,可以用才华以及能力改变一个国家,改变一个世界,为人类作出贡献。”

一个多小时里,他紧扣大家关心的如何学好科学给出建议,希望学生们要勤思考多发问;要勤观察,多动手;敢于质疑,要有怀疑的眼光、批判的眼光;敢于接受挑战,不怕输。同时,沿着科学这条主线,结合专业知识和研究项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自己所研究和从事的专业——结构生物学。他告诉同学们,科学发现、基础研究,是决定我们现在和未来最根本的力量之一。

有学生说,没想到院士会讲历史,这与学校的科学课有很大的不一样。施院士说,四年级到高中这个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如果科学家用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去影响孩子们,是非常好的。“如果孩子们听了能对科学产生兴趣,孩子们能一直坚持下去,这样的科学课就很有意义。”

场外,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竞舟小学等学校学生正坐在教室观看第一课。课前学生们提前了解了施院士的成长历程、学经历,观看了他的演讲视频。一位竞舟小学老师说,课后,老师还会请孩子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做一个小小的分享。

学生们问了什么?有学问题,也有人生困惑

学生提问:在您成长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挫折或困难,如果有,你又是如何面对、克服他们的?

施一公:我当然遇到过挫折,我的父亲意外去世,对我也是特别大的打击。但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借口,不要因为遇到挫折就沉沦下去,就觉得我没有机会了,我不行了。人是要坚强的,当你真正坚强起来,你才会更好地往前走。

学生提问:我们都知道您热爱长跑,多次参加马拉松,那么长跑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

施一公:长跑已经是我的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我其实不是天生喜欢长跑的。我初三运动会拿了倒数第一,所以才慢慢开始跑步;后来上了清华大学,学校有一个非常好的体育传统,也就是“无体育不清华”,养成惯后,就一直保持到现在。最主要的是,跑步可以让你的思维更加活跃。

学生提问:听了您的讲座,我对科学充满了激情,但是我在学理科时有畏难心理,请问有什么好办法让我爱上科学,让我在科学上更进一步?

施一公:面对不喜欢的科目,你不妨耐心一点。既然是你不擅长的事情,那么可以多花一点时间。比如,上课前预一下,课后复一下,课余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趣味知识。也许你会突然发现看似枯燥的知识之间存在一些内在联系,也许你会突然对这门功课倍感兴趣。

遇到这样的问题,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用心,而不是回避;就是多花时间,而不是少花时间。(记者 胡鸿 通讯员 蔡寅霁)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