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 >
热血青年们 全国征兵报名渠道正式开启!
2021-12-03 10:50:23   来源:大洋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热血青年们,2022年征兵“号角”已吹响!

记者从广东省征兵办获悉,12月1日,全国征兵网男兵报名渠道正式开启。2022年持续推进一年两次征兵工作,上半年应征报名时间如下:男兵应征报名时间: 2021年12月1日至 2022年2月10日18时前;女兵应征报名时间:2022年1月1日 至 2022年2月10日18时;男兵报名窗口开通后全年均可报名。

【报名对象】

男兵应征报名对象:

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含高校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出生);普通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年满18至24周岁;初中毕业文化程度青年,年满18至20周岁。

女兵应征报名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2022年上半年女兵征集,年龄放宽至23周岁。

【报名方式】

网上登记:在报名结束前,有应征意向的男青年可登录“全国征兵网”应征报名。

现地报名:也可联系户籍所在地武装部进行现场报名。

【应征地要求】

适龄青年应当在其户籍所在地应征。

户籍在广东省,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市的,应在户籍所在地应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校生可在学校所在地应征,也可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应征,大学新生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应征。

【优惠政策】

①经济补偿:

1.津贴费。在部队发放,2年共约2万多元,艰苦地区和特殊单位另有提高。

2.退役金。退役时由部队发放,约1万多元。

3.家庭优待金。由地方政府发放,共发2年,每年按照不低于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的标准发放;义务兵服役期间个人获得荣誉称号、立功或者获得优秀士兵称号的,其家庭按不同比例增发一次优待金;对到新疆、西藏等军队确定的高原、边远、艰苦地区服役的义务兵,其家庭优待金按照不低于普通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当年发放标准的2倍发放。

4.一次经济补助金。由地方政府对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发放,标准不低于2.5万元。

5.大学生学费资助。大学生服义务兵役享受学费补偿代偿,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6.大学毕业生入伍补助。2018至2020年,我省除广州、深圳市以外的19个地级市应征入伍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且服役满2年的,硕(博)士毕业生每人3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2.5万元,专科毕业生每人2万元。

②考研加分或免试:

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③免试专升本:

放宽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大学生士兵升学条件限制,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前提下,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自2022年专升本招生起执行。

④复学可转专业:

除定向生、委培生外,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按学校有关规定在当年开放转专业的专业和人数范围内,不受专业门槛、成绩、学科限制,优先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

⑤公务员专项招录:

将全省退役大学生士兵招录公务员工作纳入公务员录用“四级联考”,全省至少安排400名指标,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统筹安排职位,重点向基层一线单位倾斜,职位设置指标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区退役大学生士兵数量按比例分配下达。

⑥事业单位招聘条件宽松:

具有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退役大学生士兵参加粤东西北乡镇事业单位专项公开招聘的,可报考免笔试岗位,不受岗位职称、执业资格、工作年限、户籍等条件的限制,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⑦就业服务:

教育部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中开辟退役大学生士兵岗位专区,畅通求职就业渠道。

⑧国有企业单位定向招聘:

每年国有企业在新招聘职工时,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定向招聘全省退役大学生士兵,招聘数量不低于当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人数的15%。

⑨落户政策:

在广东省入伍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退役继续完成学业后和在广东省入伍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退役后,一年内被入伍地接收的,可在当地办理落户。

⑩安排工作: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1)士官服役满12年的;(2)服现役期间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3)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8级残疾等级的;(4)烈士子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粤征宣)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