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 >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规划》把基础教育发展目标放在第一位
2021-11-02 18:00:43   来源:大洋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大洋网讯 11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争创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显著提升、教师素质稳步提高……《规划》从五个提出具体目标:到2025年,广东省基本建成制度更加完备、结构更加优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务更加高效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水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教育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达到国内先进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基础教育:新增370万个义务教育学位保障随迁入学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规划》把基础教育发展目标放在第一位。

《规划》提出,“5080”攻坚工程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规范化幼儿园覆盖率达95%以上。在2020年基础上新增约30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新增约370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力争全省乡镇(街道除外)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全覆盖。

为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规划》强调,要加快提升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与育人水。同时,也要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权利,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随迁子女凭居住证报名入学。

同时,广东省要加强教育建设用地统筹,对新增学位需求较大的地市调增一批建设用地规模,专项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

中考改革:探索纳入艺术考试体育测试提高分值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提出了中考改革方向: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提高分值占比;力争2023年前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考试,理化生实验分值占每门科目的10%。此外,体育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有望被纳入高中学业水考试范围。

《规划》提出,全省从2020年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优质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不得设置“限制”录取分数线。公办学校面向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实行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

在家长关注的高中学位方面,《规划》释放两个利好消息:一是新增约30万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加快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二是分批次遴选培育100所以上在人文、数理、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育人成效显著的省级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引领全省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

职业教育:到2025年全省中职约350所、高职约90所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规划》提出开展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工程。到2025年,全省中职学校数量350所左右,高职院校90所左右,建设若干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标准建设省职业教育城,在校生总规模达12万人。

同时,推进高职“双高”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双高”院校,建设一批省级高水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一批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80所左右省级高水中职学校,建成300个左右“双精准”示范专业。

此外,建设100个左右骨干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共同组建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联盟。建设一批综合高水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高等教育:推动华农等6所高校进入“双一流

在《规划》设定的目标中,到2022年力争新增1—2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引人关注。《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6高水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范围。到2025年,12—15所高水大学稳居全国前列,若干学科居于国内领先或达到世界一流水

《规划》还提出,深入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振兴计划和特色高校提升计划,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师资水和教育质量。到2022年,实现地市本科高校(校区)全覆盖,新增1—2所高校达到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要求。到2025年,力争新增2—3所高校达到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要求。

湾区共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推动港科大广州校区建设

《规划》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到2025年,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大力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加快推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港澳高校来粤办学。

同时,广东推动一批学校开放合作。围绕若干前沿战略领域,联合港澳高校组织实施一批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台合作,重点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精准医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创新粤港澳基础科学研究合作体制机制,畅通资金跨境拨付渠道,推动科研经费跨境便利使用。推进高校科研仪器设备通关便利,加速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等创新资源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