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覃水池
西泠印社朱妙根老师2018年初创办了书法四步法公益讲堂,主要教授学习书法的四个步骤,即“临摹,少而精,临创,融合”, 并解释说:“从描摹入手, 少而精、举一反三学会全帖、多帖的把控能力。四步法的重点是临创,明确临是手段、创是目的,真正学会创作的本领才是第一位。最后是融合,先精一体,会多体,然后融会贯通写出与众不同的个人风采!”两年多来,书法四步法教学得到了广大书法学员的喜爱,并结出了丰硕成果。
朱妙根,这位西泠印社资深理事,是著名书法篆刻家、史论家,中文、书法篆刻双栖科班。他师从当代艺术大师沙孟海、刘江先生,历任西泠印社出版社执行社长、总编辑,《西泠艺丛》主编,对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由衷的热爱。
图为朱妙根老师
朱妙根老师创办书法四步教学公益讲座以来惠及千家万户,让书法这门传统艺术的学习走入寻常百姓家。朱老师每天通过学员书法学习群、个人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以及相关媒体等多渠道、多角度鼓励学员们努力学习书法,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书法的学习过程当中有很多珍贵的点点滴滴,凝聚了朱老师教学的心血,也是学员们悟书之道的一些珍贵的瞬间,恰似西泠印社孤山上的鸿雪径一样,雪泥鸿爪,看似有迹可循,不细看不心悟又趋于无形,其实有迹无迹都颇具哲思。鸿雪径,孤山上,1983年由木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右设栏杆,南面棚顶有“鸿雪径”三字,楷书,无书人名。“鸿雪径”出自苏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雪泥鸿爪”意为往事留下的印迹,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书法学习也是带墨香的爪印,雪白的宣纸,纸上挥毫一如雪泥鸿爪。
学员覃水池近期临创了米芾的部分手札的帖子,“爪印”纸上分明。启功先生在谈到书法学习的时候曾经说过:“或问临帖苦不似奈何?告之曰:永不能似,且无人能似也,即有似处,也只是略似、貌似、局部似、而非真似。覃水池在临习过程中,遵依酷象为主,尽量靠近原帖风格,融入了个人的理解,临习了米芾的手札十二篇,敬请大家一观。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北宋书法家、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书法,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他既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又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杼。而如此妙境,则在米芾手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苏太简参政帖》纵19.6厘米,横6.8厘米
释文: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芾记。
《淡墨秋山诗帖》纵29.1,横31.9cm
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米芾行书《留简帖》,纸本,纵31.7厘米,横39.7厘米
此帖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乃尺牍三札之一,三札分别为:《逃暑帖》、《弊邑帖》、《留简帖》。虽后来装订成一尺牍,其作品并非同一年完成,此帖作于绍圣元年。此帖与《监斗帖》可接,此云「行李已及」,《监斗帖》云「寒夏一空」,则此帖略早,犹未遭窃也。
「林宪」指任一路提点刑狱之林姓之人,大抵乞庙东归前遍辞好友,「谒告家居」也。至于「粮如命」,当谓俸米,非求粮官耳。
释文:
芾顿首再拜。前留简而去,不得一见,于今怏怏。辱教知行李已及。偶以林宪巡历,既以回避,遂谒告家居。或渠未至,急走舟次也。粮如命。他干一一示下。对客草草。芾顿首。
《岁丰帖》
米芾在元佑八年(1093年),曾经写信给宰相范纯仁,向他呈报雍丘县(河南雍丘)秋天“丰收”的事。信中米芾也以基层父母官的身份,向宰相陈述为政亲民之道。【规格】纸本,行书,纵31.7厘米,横33厘米。【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释文: 芾顿首再启:弊邑幸岁丰无事,足以养拙茍禄,无足为者。然明公初当轴,当措生民於仁寿,县令承流宣化,惟日拭目倾听,徐与含灵共陶至化而已。芾顿首再启
《伯允帖》 纵27.8厘米,横39.8厘米。
释文:十一月廿五日。芾顿首启。辱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目。但怵以相知。难却尔。区区思仰不尽言。同官行。奉数字。草草。芾顿首。伯充台坐。
米芾《三吴诗帖》纸本 行书 纵30.6厘米 横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18岁时(公元1068年), 授秘书省校字郎,出任广东浛洸(今英德)尉,居职二年。任内在地方的风化教育上留有很好的口碑。据阮元《广东通志》所载,他在浛洸时“风韵潇远,趣向高洁,山水佳处,游题殆遍,而职事修举,教化兴行,祀名宦。”在浈水边的烟雨楼,望夫冈都留下有名的诗篇,在英德,阳山,潮州都有石刻,在广州留有墨迹。
释文:黻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襄阳米黻上。 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开口论世事,借箸对 天子。瑞节高如松,一岁几繁使。秋水浮湘月,罇酒屡觏止。言别不可 攀,寥虚看云驶。
米芾《德忱帖》,纸本,行草书,纵25.4厘米,横7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为致葛德忱书札,为米芾著名的《草书九帖》之一,又是其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之一。 该帖自始至终气韵十分流畅,下笔如飞,痛快淋漓,毫无顾忌,点画之际,妙趣横生。节奏也较平和,神闲气定,故能随意布势,妙得自然。《苕溪诗》卷,北宋,米芾书,纸本,行书,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米芾《德忱帖》释文:
五月四日,芾启:蒙书为尉(通慰),审道味清适。涟,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见,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闽氏泛海,客游甚众,求门馆者常十辈,寺院下满,林亦在寺也。莱去海出陆有十程,已贻书应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尔。御寇所居,国不足,岂贤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贫乐淡,乃士常事,一动未可知,宜审决去就也。便中奉状。芾顿首。葛君德忱阁下。
《晋纸帖》纵23.7厘米,横39.1厘米
释文:此晋纸式也,可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腹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老来失第三儿,遂独出入不得,孤怀寥落,顿衰飒,气血非昔。大儿三十岁,治家能干,且慰目前。书画自怡外,无所慕。芾顿首。二曾常见之,甚安。
《知府帖》 纵29.8厘米 横49.6厘米
释文:黻顿首再拜。后进邂逅长者于此,数厕坐末,款闻议论,下情慰忭慰忭。属以登舟,即迳出关,以避交游出饯,遂末遑只造舟次。其为瞻慕,曷胜下情?谨附便奉启,不宣。黻顿首再拜。知府大夫丈棨下。
《逃暑帖》 纵30.9厘米 横40.6厘米
释文:芾顿首再启。芾逃暑山,幸兹安适。人生幻法,中为虐而热而恼。谚以贵, 所 同者热耳。讶挚在清之中,南山之阴。经暑衾□ 一热恼中而获逃,此非幸□。
秋可去此,遂吐车茵。芾顿首再启。
米芾《粮院帖》,又称《历子帖》,行书纸本,纵25.6厘米,横37.2厘米
此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再启。历子倅车送去,粮院欲推过他人,不任其责。傥粮院知于法无碍,即自勘,使句院自驳,驳处即求直之端也。度此事必辨于上下乃已,幸左右明察,公文非得已也。或携示倅,佳。芾皇恐。
米芾《贺铸帖》纸本,行草书 纵23.4厘米 横3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帖11行,每行7~9字不等,共89个字。字体行而偏楷,为米字的经典。《贺铸帖》挥洒自如,具有朴茂古拙气息,又有畅逸爽健的风神,洋溢着米芾“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和勤于探索,勇于开拓,求新求变非凡的艺术天赋。
释文:芾再启。贺铸能道行乐慰人意。玉笔格十袭收秘,何如两足其好。人生几何,各阏其欲。即有意,一介的可委者。同去人付子敬二帖来授,玉格却付一轴去,足示俗目。贺见此中本乃云公所收纸黑,显伪者。此理如何,一决无惑。芾再拜。
学员覃水池敬书毛主席词《卜算子 咏梅》
覃水池书法篆刻作品。
覃水池书法篆刻作品
覃水池书法篆刻作品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