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滚动 >
以货币观世界 提升数学素养----郑州启元学校融合学科“中西方文化”项目化学习
2022-05-24 10:41:10   来源:壹点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贯彻教育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进一步结和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确保在“双减”背景下深度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逐步开展“中西方文化”融合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在立足学好中国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探索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学科以“货大观园”为主题开展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非常有意义。世界各国的货是普通而又神秘的,货使用的历史悠远而复杂,其存在的形式也因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世界各国的货都蕴含着不同的信仰、理念、思想和文化,也蕴含着各不相同的印制和生产技术。本次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及货汇率等,对培养学生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着眼全球、成为探索世界的精英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四年级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同学们的学习内容,手抄报以“世界超市”为主题,提前一周同学们就开始积极地进行搜集各国的货图片,表现出极大兴趣。

大部分学生是通过网上查找收集的货图片,有的学生家长在银行工作,复印了人民的样,画面十分清晰;有的学生给在国外的叔叔打电话,拍的是真实货,然后进行彩色打印;还有的学生把爷爷奶奶收集的纪念版货进行复印,真是全家动员呀!

第二周是制作《手抄报》。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专心致志、想象丰富,设计出别出心裁的版式,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以解决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各式各样的手抄报制作完成以后,学生在班级里进行了精彩的制作经验分享,从中分享了自己收集货的渠道和收集过程中的趣事,分享自己设计手抄报的奇思妙想,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国家历史背景下的小故事,分享自己曾经去这个国家进行货交易的经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打开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世界各国货学习,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各国货,也知道了货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历史,了解钱中底蕴的文化知识,并用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呈现出来。此次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丰富了知识,收获了快乐,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数学学科的价值和魅力,为他们学好数学树立了信心,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六年级开展“世界银行”模拟活动。纸质货是世界各国在商品流通中所普遍使用的一种介质,熟悉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世界货是当代小学生必备的技能。常用的世界货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等。

活动开始前,老师提前准备好人民和计算器。一部分学生作为虚拟银行的“小柜员”,提前查询世界货兑换人民的汇率,制成有相应国家元素的“汇率海报”,并准备银行柜员常用服务语言;一部分学生打印某种面值的外国货,并收集对应的背景知识。

活动时,学生先介绍相应货的背景知识,再两人一组到虚拟银行找“小柜员”进行货兑换。通过双语对话,同学们在兑换过程中加深对“汇率”的认识,感受到不同国家值差别、购买力等,初步感受到“汇率”受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

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金钱的感认识,初步建立起理财意识和使用货的价值观念。

启元学校一贯坚持数学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一直努力践行提质增效变革之路,围绕“五育”并举提升学生”五元素质“发展,进行实践、开放、体验式的分学科融合教学。在教学改革中落实顺势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次开展的“货大观园”主题活动,在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讲述货的前世今生、各国货的兑换等,明确货作用的同时让学生探索和初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形成正确的金钱价值观。这也是启元学校贯彻“双减”精神的一次有益尝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