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滚动 >
“大思政”格局下思政教育与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融合
2022-04-06 15:04:13   来源:壹点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博士工作室负责人 邓若玉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要求以来,学界针对“大思政”概念的研究与界定逐渐深化,具体要求包括立德树人、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等。总的来说,“大思政”代表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与教育观,通过对系统论观念的有效利用,来与实际思政教学中的诸多要素相结合,实现育人队伍、育人内容、育人环境的整体优化。基于这一背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必要朝着“大思政”建设方向迈进,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大核心问题搭建新的思政教育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高校思政教育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输的主阵地,承担着提升学生政治意识、夯实意识形态宣传根基的重要任务,而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之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被削弱,要帮助大学生群体明确政治态度、增强政治认知、树立政治信仰,还需要做到从实践出发,结合思政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将已有的思政教育框架与意识形态宣传目标相结合,确保育人方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完全相符。

作为“大思政”理念的主要执行主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高校思政教育与意识形态宣传中,需要同步扮演好统筹者、引导者、践行者三重角色。作为统筹者,应合理调度现有教育资源,明确意识形态宣传任务细则,并拟定具体执行计划;作为引导者,应深入了解学生价值观念倾向与心理诉求,由实际问题切入,对潜在的错误思潮进行分析告知与纠偏,将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高度渗透;作为践行者,应保持自省态度,及时觉察自身道德言行中可能存在的失当之处,时刻谨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向标杆。

针对当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我院思政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推进思政教育与意识形态宣传的融合:首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教育共同体,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格局,将思政课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渠道,立足当下热点社会案例进行分析论述,面向学生传递正确思想观念,提高学生认同度;其次,搭建主流政治意识评估制度,根据学生在思政课堂的出勤率、青年大学习平台得分情况等客观结果,以及自我评估情况、相互评价情况等主观结果,来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通过参照既定标准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另外,为突出党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员思政教师的意识形态能力,我院以建设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契机,搭建党员名师工作室、党员博士工作室等平台,联合学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校团委;郫都、宜宾两校区各专业学生党支部,共建“大思政”范式的“党员学生宣讲团”,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贡献力量。

总之,“大思政”格局的建设是当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方向,在已有的思政教育框架基础上,仍存在诸多亟待挖掘的意识形态融合点,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正视自身职责所在,主动探寻解决现存问题的现实路径,在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同时,力求深度把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