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城市 >
从门外汉到发烧友,80后"掌门人"把茶山种成"金山"
2023-05-12 10:11:49   来源:丽水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从“门外汉”到“发烧友”

80后的他

把茶叶种进人生,把茶山种成“金山”


(资料图)

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茶道”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龙泉市十大杰出青年张金发的故事

“门外汉”变“发烧友”

张金发是一个80后,龙泉市石达石街道炉地垟村人,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一次到福建武夷山亲戚家游玩的偶然机会,让他与茶结下了缘分。

福建武夷山是著名的茶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在武夷山,人们只要空下来,几乎都要饮茶品茗。“在那个氛围下,很容易融入茶文化中去,潜移默化影响着我,就特别喜欢。”就这样,张金发对茶叶独特的味道和香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8年,张金发走出大学校门,进入另一所“学校”再次当起了学生,学习如何种植茶叶和生产加工。刚接触茶产业的张金发可谓白纸一张,在他看来,还是土木工程专业更简单。“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茶叶工序很多。一个合格的制茶师需要清楚掌握每一个制茶步骤,要不断摸索,时常得通宵制茶,特别耗费精力和体力。”回忆起当初的学徒生涯,张金发非常感慨。

把茶叶变成“金叶”

2011年,张金发学成归来,开始大展身手。与哥哥张发一起在老家成立了炉地垟茶叶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金观音”“金牡丹”两个品种。为了使合作社种植的茶叶达到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张金发经常奔波于福建和浙江之间,参加各类培训班,拜访各级专业人士、茶科所专家,出席各种农博会、茶博会,上茶山、下市场,不断学习茶叶知识,拓展销售渠道。

通过不断摸索,合作社成立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40多万元,并逐渐走上轨道。张金发说,是这片土地成就了他,他也要回报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自从成立了茶叶合作社,张金发就聘请当地的村民管理茶园、采摘茶叶,并收购村民自种茶叶,让炉地垟村和附近村庄的中、老年人等农村剩余劳力有了增收新途径。“我们年纪大,腿脚不便,出去打工都没人要。他们小年轻把茶产业做这么好,还给我们老年人提供工作岗位。”村民李树园感慨道,“我们要帮他们好好管理茶园,只要他们发展好了,我们这些老人就不怕赚不到钱。”

张金发算了一笔账,2022年付给村民的采茶、茶园管理工资,还有收购茶叶等达到了160余万元,有力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一“叶”致富有前景

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茶叶基地也扩充到了400多亩。2014年张金发兄弟俩还注册成立了龙泉地阳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为集产品基地建设、名优茶加工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型企业。

今年,张金发与哥哥有了更大的奋斗目标,流转了村里的1000余亩山地,投入1000多万元,种植500多亩茶树。“近3个月完成了70%的前期工作,目前清表工作都完成了,也种下了茶苗。”哥哥张发表示,争取在2025年开始采摘茶叶,2027年能量产,产生效益。

张金发

“获得龙泉市十大杰出青年的这份荣誉,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支撑我继续做好茶叶事业的动力。接下来,我将加强学习和弘扬龙泉茶文化,利用家乡的生态优势,干好种茶、制茶、卖茶这一件事,把茶山变‘金山’,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丨胡春麟 项素兰

关键词: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