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城市 >
堪称“明清建筑大观园”的长河老街 诠释着滨江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风情
2022-07-21 08:35:00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昨天上午十点,长河老街大夫第3号的院子里,74岁的汤俞文正在洗菜烧饭。在这座经历400多年风雨的老宅里,汤家几代人一直住在这里。

大夫第3号,名为“慎俭堂”,也称“永锡墙门”,是长河“九厅十三堂”之一。正厅,廊檐如船篷造型,其上木雕繁复精美;院落西面,门楼上“谨言慎行”的匾额显得格外肃穆,仿佛诉说着老宅几百年前的庄严与气派。

穿越高楼林立的互联网小镇,这里是“另一个滨江”。

依山傍水、白墙青瓦、古宅深深,堪称“明清建筑大观园”的长河老街,于2003年列入杭州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它不仅记录了创新、年轻的“国际滨”的另一面,也诠释着滨江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风情。随着今年长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工作的大力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上的一颗明珠——长河老街,正在“点亮”。

江南槐市 “什么都能买到,热闹得不得了”

“上元灯火正辉煌,闹动村庄各自忙。路过槐街人逐队,大祠堂后小祠堂。” 清末举人来鸿瑨在其诗作《长河八咏(其三)》中,记录了长河古镇热闹、繁盛的景象。

“槐市”源于汉代,是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树而得名。而在钱塘江南岸,长河古镇素有“江南槐市”之称。

早在吴越时期,长河就有村落,南宋时期形成自然镇,到了明代,槐街和泽街呈“丁”字形的格局基本形成。

就像今天的市民喜欢到市中心逛街一样,长河周边村落的百姓,也喜欢到“江南槐市”上逛逛,于是,老街上鲜果水产盈盈、茶坊酒肆人声鼎沸。到了乾隆年间,街市更加兴旺,于是有了诗词中写到的,“泉甘土沃物争新,杨果朱樱橘品橙。十二桥头沽酒店,东西市上卖鱼声……”

明清至民国,老街店铺鳞次栉比。比如,来哲甫集股开设的纶昶茧行,就设在大夫第内,雇佣职工100多人,收购四方的蚕茧,加工后再运往杭州丝厂,算得上是长河第一家“股份公司”了。当时,在老街上,大小店铺百余家,粮油店、茶行、柴行、花轿行等繁盛不衰,更有周边农货来此集散。

槐河、大河沿舟船堵河,槐街、泽街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数百年不绝。看着财神桥下河水潺潺,70多岁的傅庆龙回忆起了儿时时光,“我的外婆家就住在承裕堂,财神桥下,绍兴等地的船只沿河驶入,都在桥边做生意,老街上,什么都能买到,热闹得不得了。”

耕读传家 让长河书香不绝,人才辈出

槐河上,镇龙桥下的百年槐树见证了“江南槐市”的兴衰。与普通街市不同,长河老街槐河两岸开设义学、书院,河岸边书声琅琅与街市上买卖吆喝相得益彰。与汉代长安槐市相仿,在街市上,学子、士绅彬彬有礼、一派文明之气。

“长河有份大人家,造起九厅十三堂,出了三斗六升芝麻官。”这句流传坊间的俚语,道出了长河耕读传家的故事。

据传,自南宋绍熙年间至清末,长河来氏一门,24进士、66位举人,宋直龙图阁学士知绍兴府事宣奉大夫来廷绍、元信州路学正来恬斋、福建盐课司提举来斌山等387位官员,皆出自来氏,因而,来氏也被誉为“两浙巨宗”。

“槐花黄,举子忙,无来不出榜”,说的就是长河来氏“学霸们”在槐树下苦读,屡屡中榜的传说。耕读并举、兴学育人逐渐成为这一带的风尚,据传,来氏子弟来康顺将耕读传家发扬光大,他在《四训八戒》中强调,“书则必读,田则必耕。维此二者,可以为生。”而注重农耕和教育的治家思想,也让长河书香不绝,人才辈出。

1829年,长河开办了“眉林书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与万松书院齐名,也打破了宗族观念,提倡“择优入学”。

据滨江区长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指挥部透露,在今年的街区提升过程中,围绕“来氏文化”“耕读文化”的研学项目也将融入老街业态,孩子们将在老街上体验到怎样的研学项目?值得期待。

老街新生 留住根与魂,打造历史文化街区

转眼时光流逝,长河老街当年的繁华渐渐褪去,但走进长河老街,还能看到“江南槐市”的街貌格局,南北走向的泽街,长约300米,与东西走向的槐街,在财神桥头相交。

目前,沿槐街与泽街相交处的沿街40多间国有商业用房正在施工修复,未来,将以“两街四区”的运营规划布局,打造民生区、匠心区、休闲区和艺术区四大区块业态,留住老街文化的根与魂,呈现新的“江南槐市”,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使其成为一条古今交汇、业态融合、居民幸福的历史文化街区。

年轻时,汤慧琴也是长河的“小镇姑娘”,经历了嫁人、生子,退休后的她,依旧住在槐河边。从环卫工人挨家挨户收马桶到家家都有卫生间,从河埠头边打水喝,到老房子里装上自来水,汤慧琴觉着老街的生活越过越好。长河老街要活起来,滨江区组织居民议事,汤阿姨多次参会,也讲了讲自己的想法,“老街后建的民房应该跟老宅子保持协调性,得保持老街的原汁原味。”汤阿姨说,长河老街的改造,承载了一方水土的过去和未来,“我们都希望,老街上的古建筑要保护好,文化要传承好,让老街真正焕发生机!”

现在,汤阿姨晚饭后常常去财神桥头“监工”,看着老建筑修旧如旧,她蛮期待,“希望开街以后,更多的年轻人来长河老街走走。”汤阿姨说,“‘国际滨’不仅有高楼大厦、现代科技,还有咱‘九厅十三堂’的历史文化魅力!”

老街新议

长河老街不仅是一代代人的乡愁纽带,更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应该加大力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妥善维护古迹古建,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滨江区政协委员章学峰

长河老街是城市生活的印记,见证了城市演变的“历史年轮”,老街应当留住城市的文化脉络和城市的乡愁,让历史老街继续承载老城记忆和民生功能。

——滨江区政协委员邓冬梅

(记者 孟娇 实习生 钱缘滨江微融圈 宋桔丽 肖鳕桐 施卫忠 陈翀)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