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 >
疫情反复,如何让“两点一线”生活丰富起来
2022-04-03 15:57:10   来源:姑苏晚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本报记者祁海琳见习记者徐靖怡

疫情反复,生活工作压力增加,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网课上得“鸡飞狗跳”……疫情下,市民心理焦虑“爆棚”。对此,苏州市广济医院的心理专家和“苏老师”团队提议——稳住自己,给生活加点“料”,让从家到单位的“两点一线”简单生活尽可能丰富起来。

面对生活:来点新尝试,生活笃悠悠

近期,苏州市广济医院出现了不少因疫情焦虑就诊的市民。“疫情是一种压力性事件,大家‌‌难免会出现一些急性应激反应。”‌‌对此,市广济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汤臻解释,这其实是正常人‌‌在‌‌非正常状态下‌‌出现的正常反应,不必太过惊慌。

汤臻介绍,疫情之下,常见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在五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倾向于将自己身体上出现的不适与疫情联系起来,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能力下降等情况;二是情绪层面,一般表现为恐慌、焦虑、愤怒等,例如有的人会沉浸在负面消息里,通过网络转发去发泄自己的愤怒,也有的人因为隔离感到压抑,表现出闷闷不乐;三是‌‌行为层面,极端表现为逃避‌‌和过度关注,甚至有人表现为过度吸烟、饮酒、打游戏,要警惕发展成瘾;四是在躯体层面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出汗、背痛、失眠等症状;五是疫情还会给人的“三观”层面带来一定影响和冲击。

“当我们出现以上情况时,就要对自己进行一些心理调适。”汤臻建议,首先要接纳自己的身心反应,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疾病的标签;其次要有正常的作息,通过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制定日常活动安排表等,来消除疫情带来的失控感;另外还要控制信息的摄入量,面对不明信源时应选择查看‌‌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疫情只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把全部注意力都用来关注疫情,要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生活‌‌。”汤臻说,如果隔离在家,还可以尝试做一些平常在忙碌生活中想做而没空做的事情,趁此享受一段“笃悠悠”的慢生活,看书、听轻音乐、练书法、养花种草等都是非常好的业余爱好。

不过,因为疫情反复带来的焦虑,也有相当一部分心理障碍患者出现病情复发。对此,汤臻提醒,当觉得自己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已经影响到生活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警惕焦虑转变为抑郁;目前正值春季,是心理障碍发病的高峰季节,原先就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一定要规律服药,在发现病情波动时及时就诊。另外,市民还可拨打24小时心理热线电话(12320转4)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亲子冲突:感受美好小事,家长先稳住

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的“苏老师”团队目前有189个专业心理服务人员,通过热线电话、面对面咨询、教育讲座等方式为全市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亲子家庭教育等服务。疫情期间,苏城暂缓开学,“苏老师”热线、QQ(苏老师热线“0512-65202000”、苏老师QQ:309758836)早9:00到晚9:00在线服务。记者了解到,从2月14日至3月31日“苏老师”接听热线345个,与2020年和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近100个。“我们发现热线数增长主要体现在小学和中学非毕业班再度暂缓开学后。3月14日开始不仅白天热线增加,晚间热线也增加明显。问题主要集中在亲子、学习、情绪这三类,学习往往是问题爆发的导火索。”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主任冯唯烨告诉记者,热线来电家长居多,占比85%,所以重点放在引导家长调整上。

“从正向意义来看,对过去的焦虑是自我反思,对未来的焦虑是人生规划。”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首席苏老师”袁园说道,但是过度焦虑会导致思维狭窄、社会隔离,同时为了摆脱焦虑情绪,人们更容易作出不理智的决定,如强迫行为、暴力语言等。“家长的过度焦虑会无限放大孩子某方面的缺点,在焦虑‘上头’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出现打骂孩子等行为。”

袁园认为,疫情期间人们生活在一定程度的隔离中,家长和孩子会用过度控制来减缓焦虑,导致家庭矛盾的出现。“家长对孩子会有更多的控制欲,孩子则以叛逆行为来激怒父母。”她建议,家长可以尝试收集跟生命有关的信息,如养绿植、宠物,跟孩子一起翻一翻老照片,在回忆中感受人生中美好的小事。其次利用好家庭群、网课、小区等资源,寻找与人联结的事,改变社会隔离的状态。同时还可以用自我掌控来替代对家人的控制欲,通过有氧运动、整理家居等方式缓解焦虑。

“网课带来的亲子冲突是困难,也是机遇,关键在于家长的自我觉察,调整对网课的期待。”袁园认为网络世界对孩子有相当吸引力,对网络的利用能力也是未来孩子的竞争力之一。“家长不妨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连接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用心陪伴孩子,让他们在现实世界找到成就感。”袁园说道,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的不足,帮助孩子平稳顺利度过居家学习阶段。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