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 >
过半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4小时 界面简洁+明确引导成为主要诉求
2021-08-10 14:20:10   来源:西宁晚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络缴费、移动支付、扫码点餐、远程教学、掌上医疗……在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网络的现代社会,自2020年以来更因新冠肺炎疫情在加速推进发展:不能出门的日子里要靠在线接龙或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下单买菜,能出门的日子里要用打开小程序出示实时的健康码——非网民群体无法接入互联网,除了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的服务体验,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基本需求。从年龄分布看,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截至2020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46.0%。

即便已经有部分老年群体出于娱乐或消遣的需求,开始主动学习使用微信、美团、抖音、百度等App,但在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60.7%的老年群体在使用App时面临不会使用、字体看不清、无法求助、不会安装升级等现实困难。App等网络应用的适老化升级,仍待进一步完善。

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 网络普及率仅为38.6%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仅为38.6%。而今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也就是说,仍有近1.6亿的老年人,尚待走上网络时代的“高速路”。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非网民认为不上网带来的各类生活不便中,由于没有“健康码”而无法进出一些公共场所位列首位,占非网民的27.2%;其次是无法现金支付,占非网民比例的25.8%;买不到票、挂不上号占非网民比例的24.9%;线下服务网点减少导致办事难、无法及时获取信息的比例分别为24.6%和22.9%。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巢老人规模不断扩大。全国老龄办披露,2020年空巢老人达到1.18亿,预计至2030年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艾媒咨询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对于空巢老人而言,买药、做饭甚至外出等日常生活问题,都需要有专人代劳。因此,老年群体的基础生活服务问题亟待解决。生活服务类App或程序,或许能满足其所需。

界面简洁+明确引导 成中老年网民主要诉求

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七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细化了面向老年人的各项服务措施。

工信部亦于2021年1月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首批完成与老年人等群体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115个公共服务类网站和43个手机App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据报告中针对“中老年群体App使用的主要诉求”的调研结果显示,界面更简洁、有明确的引导、少一些广告是中老年群体在使用App时的主要诉求。根据这些诉求,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通讯类App,进行默认字体放大,并添加了功能指引;以抖音为代表的娱乐资讯类App,通过线下沟通会优化产品;以美团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类App/小程序,增加了语音点外卖、线下门票预订关怀版专区等功能;以京东为代表的购物类网站,在今年618期间,上线了专门为老年用户量身定制的“长辈模式”,令退换货的操作都变得更方便。

但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还是会有问题出现,比如某些App的“老年版”只会在首页字体变大,一旦点击应用进入二级页面,字体大小还会恢复到常规模式。更多的App,除了在视觉上用字体放大功能来解决中老年群体的阅读障碍外,还需在使用界面简洁和明确引导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适老化升级。

此外,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多地也通过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组织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指导、提供他人代办服务等方式,便捷老年人群体,弥合“数字鸿沟”。

“全面数字化给老年群体的网络使用带来了更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一起建立一个具有包容性、能够产生多方数字信任、充分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数字社会。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老年群体如何能用、易用App成为挑战,也是社会各界最关心的问题。”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App等网络应用的适老化升级,对协助中老年群体实现有品质、有尊严的数字化生存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仍需持续加码。

51%中老年群体 日均上网时长超4小时

随着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的深入进行,我们欣喜地看到,互联网的门槛在老年人面前变低了。但在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互联网便利的同时,新问题亦随之产生——部分老年人沉迷网络,成了令儿女亲人发愁的“网瘾老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研数据显示,全国网民的日均上网时长为3.74小时。而在报告对“中老年群体每日上网时长与全国网民对比”的调研中显示,有51%的中老年群体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

在移动内容平台趣头条发布的《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中也显示了该趋势:在100万老年人用户中,有1900人在趣头条单个App上在线活跃时间超过10个小时,4000人在线活跃时间超过8个小时,而日均活跃时间超过6个小时的老人超过1.2万人。

报告数据还显示,手机已经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资讯、娱乐工具,其中资讯、小视频、小说、小游戏等功能缓解了老年人生活的孤独,但无意间也成为众多老年人生活的寄托和依赖。

老年人对网络互动激励 更敏感和偏爱

老年人退出职场后闲时增多,他们需要新的精神寄托,而互联网很容易就充当了这个陪伴的角色。如同那些沉迷于游戏的年轻人一样,对于老年人,网络不仅可以打发时间,也是可以获得价值补偿的地方。因为要帮忙照顾年幼的孙子,柯阿姨从今年年初开始就一直留在广州,和家乡的姐妹没办法见面,全凭每天在微信群里语音聊天交流感情,对于她来说,这是忙碌的一天里最能放松的时刻:“有时候聊得兴起时,连睡午觉手机都在手上握着,看电视时也是。”柯阿姨表示,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这样的习惯会影响到孙子太早接触网络或电子设备,甚至曾经咬咬牙说不再使用微信甚至智能手机,但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除了互动交流,老年人相比于年轻人对网络互动激励还更敏感和偏爱,《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日均领取2732枚金币,高于40-60岁用户领取的2142枚,而20-40岁用户对金币的反应较弱,只能领取2023枚。

网络互动和激励奖赏恰恰弥补了老年人生活中的价值和情感缺失,长久积累,老年人对互联网产生了更紧密的心理依赖。

在客观环境以及主动需求的双重影响下,老年群体的在网时间更长、使用场景日趋多元,是个必然的趋势。主动拥抱新技术新科技,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我们不应让这种触网行为,成为老年群体无可奈何下的选择。毕竟,再精彩纷呈的网络世界,也代替不了亲情的陪伴。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