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 >
猪肉价格连降20周 当前产能恢复如何?
2021-06-24 15:49:31   来源:西宁晚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生猪价格波动有明显周期性,从低点涨至高位,再回落到低点,大概三到五年,这就是“猪周期”。2018年2月开始,我国进入新一轮猪周期,产能持续下降。当前,生猪产能恢复如何呢?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共出现过5个“猪周期”,2018年以来这一轮产能波动最大。2018年2月,全国生猪生产进入新一轮去产能周期,存栏下降。当年8月开始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又让不少养猪场、养猪户不敢补栏,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生猪产能下降。这一轮猪周期产能低谷时生猪存栏同比减少了40%,猪肉零售价格最高点时每公斤冲到59.6元。

为支持生猪补栏增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生猪产能得到快速有效恢复。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0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19.3%,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8.4%。生猪存栏量同步增长,同比增长23.5%,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一些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场计划在年内陆续投产,预计生产增长的惯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目前,生猪生产恢复取得了超预期的积极成果。

市场供应增加,猪肉价格连降20周

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随着产能恢复,生猪上市供应量稳步增加,猪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目前,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已连续20周下降。

据统计,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996万头,同比增长44%。随着市场供应增加,猪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在河南郑州一家大卖场里记者看到,新鲜的猪肉摆满了肉类销售区域。

降价的不止河南,在山东济南的多家大型超市,记者发现猪肉售卖窗口的门市价较前期都有大幅下降。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全国批发市场监测来看,随着生猪上市量持续增加,猪肉市场供需关系转向宽松。同时,二季度进入猪肉消费淡季,消费量有所下降,也是最近猪肉价格降幅较大的重要原因。

消费结构调整助推猪肉价格走低

此外,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消费习惯改变,牛羊肉、海鲜等猪肉替代品供应全面增长。

一季度,牛肉产量165万吨,增长6.0%;羊肉产量104万吨,增长8.3%;禽肉产量562万吨,增长7.4%。替代品大幅增长,这是猪肉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猪肉价格持续下行,养殖效益大幅缩水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生猪生产进入基本供需平衡时期,伴随价格持续下行,本轮“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

对于消费者来说,吃肉便宜了,但对于养殖场养殖户来说,生猪价格下降,养殖效益大幅缩水。

看到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河南商丘养殖户李长胜将生猪存栏从年初的1400多头,陆续减少到1000头,同时,减少饲料喂入,进一步降低饲养成本。

相对于养殖散户,大型养殖企业承压更大。王兆国是山东济南一家大型养猪场的负责人,目前养殖场总存栏量约4万头,当前生猪价格为6.5元每斤,但是养殖成本却已接近8.5元。

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显示,5月份生猪养殖场户亏损面为9.7%,比4月份扩大8.6个百分点,出栏肥猪价格已经跌破盈亏平衡点。部分生猪育肥户由于前期购买仔猪价格较高,按目前肥猪出栏价格亏损更多。为此,农业农村部建议养殖场养殖户合理调整生产结构。

据农业农村部对定点屠宰企业监测,今年1至5月淘汰种母猪345.4万头,同比增长108%;能繁母猪存栏结构得到优化,肥猪留种比例已经从去年年底的22%下降到12%左右。

多措并举应对“猪周期”下行压力

当前,国家多部门多措并举,应对“猪周期”下行压力,同时,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确保市场供应。

针对猪肉价格持续下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农业农村部也采取四项举措,来有效缓解“猪周期”下行影响,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一是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把握生猪出栏节奏。二是加强非洲猪瘟的常态化防控。三是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产业链布局,通过提升现代化水平来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四是出台生猪生产调控方案,稳住能繁母猪存栏量,确保生猪产能安全。

关键词: 猪肉 价格 产能 恢复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