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相比2007年版本,法条中修改变化的地方不少。对于养犬人士来说,出门遛狗必须牵绳成为“国法”要求。
新法生效后,南京状况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人群聚集地多数犬主牵绳很自觉
昨天一早,记者在秦淮区逸仙桥附近的街边公园看到,一名年纪稍长的男子正牵着自家的小泰迪在慢慢散步。犬只个头很小,脖子上细细一条链子拴着,虽然小狗比较活泼,但主人基本可以控制住它。“老早就要求出来要牵绳子了,牵着也好,不惹事。”该男子告诉记者,自己家住附近,市区人多车多,遛狗牵绳已经有好几年了,这样比较安全。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玄武区紫金山脚下的博爱园附近,这里有不少大草坪,经常有“犬友”相约遛狗。记者发现,多数犬主会选择将犬只牵绳带到此处,也有主人趁人不多时会放开链子让犬只跑跑撒欢,但一旦行人多起来,就立刻会将犬只拴好。市民周先生养了一只喜乐蒂犬,他告诉记者,自己周末时还会约上朋友到江宁或是鼓楼的长江边玩,这几年来出门遛狗牵绳是“必备”,大家都有共识。
记者在此处逗留约1小时看到的十多只犬只中,仅有一只泰迪犬的犬主人没有牵绳,任宠物在车来车往、人来人往中穿梭。当记者上前询问时,这名将犬链拎在手里的男子显得有些不耐烦:“我们家狗不咬人。”
南京早就有规定,市民发现违规者可报警
《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规定,饲养犬只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凭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免疫证明向所在地养犬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事实上,在南京,对遛狗牵绳的规定早在2007年制定的《南京市养犬管理条例》中有所明确,第二十四条规定,携犬出户的,犬只应当挂犬牌、束犬链,犬链长度不得超过1.5米,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牵领,遵守交通法规并主动避让行人和车辆。
2020年8月,警方就文明养犬再次向全市发出提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南京市养犬管理条例》的规定,养犬必须办理《养犬登记证》,违者没收犬只,处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携犬出户必须系犬链,且犬链长度不得超过1.5米,违者,第一次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次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还可能被处以没收犬只,吊销养犬登记证的处罚。
据了解,违规养犬行为包括养犬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违规养犬造成犬只伤害他人、携犬出户未挂犬牌或者未束犬链、虐待、遗弃犬只以及携带犬只进入禁止区域、未按规定办理养犬登记、养犬超过限定数量等,市民发现类似情况可报警处理。
犬主、专家支招,犬绳可以这么选
市民顾金花家中有一只“网红哈士奇”“托马斯”,每次出门前,“托马斯”一定要让主人戴上牵引绳、挂好狗牌、带上它心爱的水碗才肯出门。
之前路上遇到不肯好好拴着的犬只,“倔脾气”的“托马斯”还会停下脚步看着对方,颇有点“虎视眈眈”质问的意味。
顾金花告诉记者,“托马斯”的活动路线一般在秦淮区熙南里附近,自己周末有空时则会带它参与各类志愿活动,在许多文明养犬宣传活动里,“托马斯”吸引了不少粉丝,也让更多主人了解到南京文明养犬的诸多规定。
顾金花为“托马斯”选择的是一个胸背式牵引绳,配上“我叫托马斯”的牌子,走到哪儿都是一副“时尚范儿”。记者探访中发现,虽然绝大部分犬主人都有了牵绳意识,但“出街”的犬链则有些五花八门,体型相对较大的犬只,如柴犬、喜乐蒂、哈士奇等,主人一般都会选择较粗的胸背式牵引绳,能够更好地控制犬类;不过一些如柯基、泰迪等小型犬只,主人的警惕性明显没那么高,常常选择较细的犬链。
动物行为专家、南京市犬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威告诉记者,在犬链选择上,建议犬主人尽量选择胸背式而不是项圈式的,不要选择伸缩式的犬链。“胸背式的犬链能够更好地贴合犬只身体,主人控制起来也更方便。另外不建议大家使用伸缩式的犬链,这种犬链一是很难控制在1.5米的规定范围内,主人容易大意让犬离自己太远、脱离控制;二是可能会带来断裂、卡顿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周威说。(记者 张源源)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