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观察 >
西南交大优秀作品在校内各平台展示
2022-01-17 09:48:04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期末,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新闻评论课的一场考试吸引了很多同学的关注。日,在西南交大图书馆,同学们的评论作品被公开展示,主题涵盖脱贫攻坚、高铁发展等,当中既有文字作品,也有视频评论。

这些作品大都是同学们用脚走出来的。按照课程要求,同学们走进贵州大山深处,实地了解脱贫攻坚给贫困地区带来的变化,也走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验室,探寻自主创新成果是如何诞生的,还访问县级融媒体中心,感受媒体融合的前沿动态。

同学们基于实践而完成的评论作业,通过公共媒体台发表。看到自己的评论作品在互联网上赢得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学生徐小芳很高兴:“原来我的思想可以影响这么多人。”

在期末考试中,这些作品公开接受了老师和同学的评价。评分老师翻看每位同学的实践周志,仔细询问同学的采访、评论、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过程。

“这个展出只是我们期末分数的一部分。”学生徐正阳说。据介绍,这门课程实行过程评分,从选题策划开始就有考评,当中实践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同学们一开始就不轻松。

2020-2021年,西南交通大学共立项校级一流课程249门,梅红教授主持的新闻评论课是其中一门。按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新闻评论课的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工程现场、工厂车间等,从实践中收获真知。师生们还利用寒假、暑假和秋季学期的时间,长途和短途实践相结合,扎实走基层。

6年来,西南交大新闻评论课程的学生走进20多个课外实践基地,前往广西、四川、重庆、青海等地实地调研,了解社情民意,在实践中开展社会调查,核查新闻事实,挖掘新闻故事,进而完成他们的评论作品。

这门专业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大学生的思政课。作为课程的任课教师之一,西南交大人文学院团委书记刘爽说,当代大学生充分享受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双向和自主,学生们基于实践而完成的作品在互联网上进行了二次传播,他们自身也成了思政教育作品的生产者,理地参与到了社会公共意见的建设中。

经过期末考试的考评后,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在西南交大校内各台展示,并被学校图书馆收藏。(记者 王鑫昕)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