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观察 >
车窗抛物 抛掉的不仅是垃圾更是城市文明和交通安全
2021-12-01 07:59:01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日前,笔者开车经过椒江大桥,前车乘客突然打开车窗,扔出两个牛奶盒,一个飞到隔离带花盆处,一个掉落路面,引得后车纷纷减速避让。

这名乘客想必挺爱干净,早高峰时段,或许正在车里吃完早饭,留下的饮料盒、垃圾袋看着不顺眼,急着快快扔掉。可是,开车总有个目的地,就不能等到了地儿再去找垃圾桶吗?就算是长途出行上高速,每隔几十公里都有服务区,扔个东西也很方便,实在不该如此随意抛洒。

垃圾杂物随手一扔,车内是干净了,却给车外留下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垃圾扔在马路中间,清扫起来麻烦又危险;这些“不明飞行物”还会干扰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车窗抛物,抛掉的不仅是垃圾,更是城市文明和交通安全。

对于车窗抛物,相关法律法规都有明文禁止。《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向道路上抛撒物品”。

由此可见,车窗抛物不只是道德失范,更是违法行为、致命陋。可是这样一种明显失当的开车行为,为何多年来一直屡禁不绝?从公众自觉的角度来说,车窗抛物折射出了个别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文明素质不高的问题;从文明传播的层面来讲,拒绝车窗抛物的宣传看来还开展得不够;而更关键的一点,则是制度约束的相对缺失。

车窗抛物往往发生在一瞬间,“目击容易取证难”,因此也造成了执法覆盖面十分有限。加上处罚力度不大,难以造成一定的震慑力。过去几年,一些地方也曾推出“随手拍”等措施,发动社会力量举报车窗抛物违法行为,但也少有长期坚持。当受处罚成为一种偶然事件,整治效果自然也就谈不上了。

面对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据报道,去年以来,武汉、苏州等地开展专项整治,利用高清监控设备、执法车车载视频等,全方位监控“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

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加强法律约束是对文明的有效“提速”。在台州,“礼让斑马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宁波朋友几年前还在吐槽台州人没有礼让斑马线的惯,如今却由衷地称赞:做得比很多地方都好!8月21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还点赞台州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礼让斑马线可以“治出来”,对其他不文明开车行为的整治想必也有同样效果。车窗抛物、随意变道穿插、乱停车、乱鸣笛……在一些市民的眼里,这些举动似乎不像闯红灯、酒驾等行为那么严重,有时候也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但实际上,不管哪种交通违法行为,轻则损害文明形象,重则可能夺人命,都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汽车时代快速到来,人们的文明驾驶观念也需要持续跟上。整治那些开车陋,需要决心,需要制度,更需要时间。严管要持之以恒,文明才能更深入人心。当有一天,我们不仅自觉守法,还能做到堵车不路怒、停车不乱占位,下雨天放慢车速避免积水溅到行人……我们才真正是一名文明的行车人,我们的行为举止才与汽车文明的节奏同步共频。(刘蒸蒸)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