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观察 >
邱卫明:授课学员的合格率达到96%
2021-11-30 16:39:08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人物名片:

邱卫明,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机电专业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百名科技追梦人”,先后获12项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钱江技能大奖等荣誉。领办全国示范邱卫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浙江省邱卫明技能大师工作室。

上午8点,走进教室,邱卫明开始一天的课程。

从工厂车间走进高校教室,邱卫明始终专注缝纫机等机械装备领域。他把多年来累积的工作经验带进课堂,模拟工厂工作流程,将缝纫机和机械制造的知识融入日常教学。

1/6头发丝的精度

走上讲台之前,缝纫机制造是他工作的全部。

1998年,邱卫明从台州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毕业,之后被保送浙江机电学院。为替家里省钱,他放弃保送,进入杰克缝纫机厂,成为一名装配工。

由于表现突出,2000年邱卫明升为技术科长,负责公司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和标准制订。他最早参与设计的超高速缝纫机,速度是每分钟6500转。这个速度超越了当时日本缝纫机的水,而厂里给他的研发期限只有5个月。

“当时面临的科研难度不小。”邱卫明说,机针上下走动的幅度是32毫米,他需要在这个幅度内,对数值进行调整,能调整的数值只能限制在0.01毫米,1/6头发丝那么细。

邱卫明与团队一起,翻阅大量资料,进行了无数次试验,最终攻克了这个难题。这也让他领悟到,要把技术之路走好走宽,现有的知识水完全不够。之后,他开始边工作边学,2006年取得大专学历,2009年拿下本科学历。

伴随台州缝纫机产业的崛起,邱卫明也实现了个人价值的飞跃。他先后获得12项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且以第一起草人身份起草了8项缝纫机国家级行业标准。

办公室就是实验室

2013年,邱卫明任职台州电大。教书育人,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邱卫明采用理论、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模仿企业研发技术部的工作环境,给学生布置典型零部件结构或材料修改工作任务,在规定时间周期内,学生完成任务后由他进行审核,把企业所需要的机械制图能力、工艺编制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等融入流程学情境中。

这一教学方式成效明显,首次省电大统考,他授课学员的合格率达到96%。

从纯研究操作型工人,转为研究+操作+教学+带徒型的技能大师,邱卫明始终扎根缝纫机行业。他还编写了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方案和产品检测与测绘实施方案,提出产品检测与测绘所需的各类检测仪器设备清单,为建立产品检测与测绘实训室提供了较大的支持。

如今,邱卫明的精力一半用于教学,剩下的就是不断学,跟上科技前沿,“我的办公室更像一个实验室,我带领学生在里面做各种研究,让他们多多参与创新,以后可以带着专利去找工作。”

邱卫明的身后,一批批中国未来的产业工人,正认真学专研技艺,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积蓄力量。学生贺宁一直以邱卫明为榜样,“邱老师技术高超,获得过很多奖项。时他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我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像他这样优秀的技师。”(葛星星)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