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观察 >
惠而浦先收警示函再被立案调查 虚假陈述细节终于水落石出
2020-08-05 08:54:07   来源:财富动力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在被立案调查接近两年半之后,A股上市公司惠而浦(600983)虚假陈述细节终于水落石出。日前,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被查明涉及五项信披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40万元罚款。此外,公司还将面临投资者民事证券索赔。

先收警示函再被立案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惠而浦前身为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与惠而浦集团战略合作而“变身”,其主营业务为全自动洗衣机、电子程控器、离合器、微波炉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

公司信披问题的暴露缘起于两年多前。2018年5月3日,惠而浦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披露的2015年年度报告、2016年年度报告涉嫌虚假记载,遭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更早前的2017年7月27日,惠而浦发布了一则名为《关于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及复牌的提示性公告》的信息,文中显示:经近期自查,公司发现主要在销售折扣计提方面在2015及2016年度存在会计差错,公司管理层初步估计该等差错金额约为人民币2.5亿-3亿元。随后的2017年10月和12月,公司分别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工作函》和证监会安徽监管局的《警示函》。

受被立案调查消息的影响,2018年5月4日,惠而浦股票大跌,最新股价跌至5.89元,当日跌幅为7.97%。

五大信披问题浮出水面

经过监管部门的调查,惠而浦的信披问题终于浮出水面。2020年7月31日,惠而浦发布了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经查明,惠而浦的违法事实有以下五大项:一、编制虚假的销售订单并确认收入以及提前确认未发货的订单收入,虚增2016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二、少记销售折扣,虚增2015年度和2016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三、延迟确认销售费用,虚增2015年度和2016年度利润;四、收入跨期确认,导致少记2015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多记2016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五、少记营业成本,虚增2016年度利润。

早在2016年12月,惠而浦就编制虚假订单导致2016年营业收入虚增0.72亿元,利润虚增0.16亿元;2015年至2016年间,公司未确认也未预提相应费用的销售折扣1.24亿元、0.44亿元,导致其2015年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1.24亿元,2016年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0.44亿元。

此外,惠而浦通过淘宝平台销售产品时,产生的应付淘宝费用未及时确认,由此导致该部分销售费用确认滞后,导致2015年虚增利润0.07亿元、2016年虚增利润0.18亿元。

公告还显示,惠而浦在2015年将部分客户已签收的产品销售收入延迟在2016年度确认,并在2016年将部分客户尚未签收的产品销售提前在2016年确认收入,导致2015年营业收入少记0.36亿元,利润少记0.14亿元;2016年营业收入虚增0.41亿元,利润虚增0.06亿元。

根据惠而浦财务部门未将前期调减的营业成本及时冲销,导致其2016年营业成本少记0.20亿元,利润虚增0.20亿元。通过上述方式,惠而浦2015-2016年累计虚增营收2.45亿元,虚增利润2.23亿元。

对此,安徽监管局拟对惠而浦开出的处罚方案为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于40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金友华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对其它责任人员江慧玲、George Wong、章中荣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对其它责任人员张智、黄秋宏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维权律师表示,根据司法解释在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7月26日期间买入惠而浦股票,并在2017年7月27日及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办理索赔登记。

事实上,困扰惠而浦的负面新闻除了这一纸罚单,还有惨淡的业绩。根据惠而浦此前发布的2019年报显示,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8,165.81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5.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76.20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23.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193.87 万元,较上年同期-5707.04%。

据悉,2019年惠而浦在中国市场的主营业务排名三前的洗衣机、厨电及小电、冰箱,而这些“主力军”营收在过去一个会计年度全线下跌。其中洗衣机跌幅最大,为19.09%,厨小电跌幅也达到了18.27%。

对于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惠而浦称,2018年及以前年度,国内销售占合并收入一半以上,其中“三洋”品牌产品销售占国内收入比例较大,由于“三洋”品牌使用权于2019年10月23日到期,惠而浦2019年年大力推进“惠而浦”品牌产品销售的“品牌切换”的影响,导致国内销售收入下降。就其披露的原因来看,失去“三洋”品牌使用权是其业绩亏损的直接原因。(记者 余以墨)

关键词: 惠而浦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