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 >
土地正在成为辉县农民最可靠 最稳定的收入保障
2022-02-16 10:47:27   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地还是那些地,地上还是种粮食,农民收益却成倍增长!这是辉县市正在全面推进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的土地流转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这项改革使农户、村集体、种粮大户实现“三增收三满意”,土地正在成为辉县农民最可靠、最稳定的收入保障。

2月14日,省委农村工作会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农村基本制度不动摇,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抓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土地产出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农民股份权能的实现形式,增加农民财产收入,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70后不想种、80后不会种、90后不谈种。”这是当下农业乡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面临的普遍困惑。加上农村土地耕作分散,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种地形不成规模效益,农民增收和解决种粮问题成了不好协调的矛盾。

去年以来,辉县市把深化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以农业乡镇峪河镇为试点,率先全域推进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一年来,峪河镇全镇8.5万亩耕地中,除去设施农用地等非农占地,能流转的6.5万亩耕地中,已流转60%以上,找到了乡村振兴中“最适合自己脚的鞋”,实现了土地收益增效,打通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找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坚持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辉县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一年来的探索,辉县市加快推进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了农户、集体、种粮大户“三增收三满意”,为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村里30多年来第一次给村民发福利——

全域流转,峪河镇找到“适合自己脚的鞋”

“盘地头书记”,去年以来,辉县市峪河镇党委负责人有了个新名号。因为落实土地流转工作,他天天拉着村干部到地里转,干部群众就背着他偷着这么叫开了。

“峪河是个农业乡镇,工业企业不多,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我们的土地。”2月15日,峪河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们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2300元,在辉县算是中等偏上,但大部分收入来自务工,后续增收乏力,活力不足。尤其是村集体情况更为严峻,个别村常年没有一分钱收入。”

峪河镇全镇8.5万亩耕地面积,在辉县市22个乡镇中排第三位。但人口5.5万,人均仅有1.5亩地。如何能在这片土地上最大效益挖潜?作为辉县市土地流转的试点镇,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峪河镇乡村两级干部走出去学、结合峪河实际悟,确定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的村合作社作为重要依托,一手托群众和承包户两家,农户、集体、种粮大户三方受益的流转模式,找到了推进乡村振兴“最适合自己脚的鞋”。

“这‘鞋’太合脚了!”张家庄村第一书记笑着说。有900口人的小村张家庄,只有830多亩耕地,人均不足1亩地,是峪河镇人均耕地最少的村。

“人均地不多,但人均地块多。”70岁的村干部笑着告诉笔者,地少,可都想分好地,村里无奈把地分了好多块。他家3.5亩耕地共有8块,最大的1亩,最小的地块只有0.24亩。

“地块太零碎,其他村机收一亩小麦40元,俺村得60元;秋季机收机种时,其他村一亩地190元左右,俺村出到250元,人家还不愿来。”村会计心里有本账。

“地不想种或者没法种,还得给人家承包人说好话,承包费给点就要点,不给就算送人情了。”村民说,“谁家耕地撂荒,群众背后戳你脊梁骨呢。”

峪河镇全域铺开的土地流转,化解了村民们的苦恼。按照辉县市的顶层设计,峪河镇引导村民先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再由村集体组织统一对外进行发包,避免了农民自发流转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保障了群众和种粮大户的利益。同时依照相关规定,村集体按每亩50元向土地的承包者收取管理费,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维护和提升。

张家庄村是辉县市土地流转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政策一宣讲,村民很踊跃。去年夏天第一次就公开流转603亩,除去非农占地和几十亩蔬菜大棚,全村土地流转九成。这些地,每亩900元承包给种粮大户,其中850元为承包费,50元为村集体管理费。

603亩耕地土地流转后,田成片、地成方,田埂、林边地等“小微地”通过整,统一丈量后增加了28亩,达到631亩。多出来的28亩地作为村集体土地,承包费25200元直接成了村集体收入,再加上603亩共30150元的管理费,张家庄村村集体收入增加了55350元。

村民王新燕更是吃了定心丸:6亩多耕地,除了1.5亩地自己种菜,5亩地的收入4200多元直接打到了存折上,“以前自己私下流转,一亩最多给人家要400元”。

“村里30多年了,没有见过啥收入,村集体有了钱,路灯亮了起来,今年春节还给村民每人发了10袋食用盐,还了2006年就欠下的3000多元的账。”张家庄村第一书记王颜辉说。

“第一次发福利,虽说是盐,吃在嘴里是咸的,可心是甜的。”王新燕说。

一个村说好不算好,全镇33个村说好才算好。

穆家营村是峪河镇耕地面积最多的村,全村3000多口人共有1万亩耕地,如今已流转6500亩,今年还要再流转1000亩。

“以前与一家一户协商,流转的土地不稳定,中途经常有农户想流转给别人,或想涨价,或想自种,我们也很苦恼。”穆家营村的种粮大户冯兆勇说,他流转了300多亩土地,现在直接和村集体签合同,“土地的位置和面积有保证,就是多交1.5万元管理费也划算!”

村里的另一名种粮大户穆家英说,流转土地地头的地埋管挖断了,村干部知道后,主动买来50米管道,组织人力把管道埋放到位,“现在村干部的服务更好了,值!”

穆家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元全说,村里已经收了30多万元管理费。如果全部流转到位,村集体会多“长”出600多亩地,每年又增加50万元收入。“村里生产路上的景观绿化树,每年也能增收5万元。再过两年,我们村集体收入破百万不成问题。”

“镇里做过调研,之前村民自发流转,每亩地500—600元,现在每亩800—1200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直接实现股金800元的保底收入,再加上年底分红,比自己种粮更可观。”峪河镇党委负责人解释。

一年来,126家种粮大户流转了峪河镇33个村的39520亩土地,涉及农户5125户,其中12个村流转率达90%以上,另10个村流转率达60%以上。预计今年全镇土地流转达80%,2023年可达到90%以上。

“外来户”成为峪河镇最大的“农场主”——

全程公开,尊重群众意愿是最大的法宝

见到杨森,他正在四街村的麦田里指挥车辆拉运化肥,“马上就得追肥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杨森是焦作市修武县城关镇人,是个专业种粮大户。四街村的1380亩耕地一次流转给他1288.77亩,杨森成为峪河镇最大的“农场主”。

一个外人人生地不熟地跑来承包土地,他的底气在哪儿?

杨森告诉笔者:“这得益于当地公开公公正的环境。”

从得知四街村的耕地整体向外发包到承包到手,杨森仅来了3次,前后历时19天。

去年8月25日,杨森在修武县听说了这一消息后,认为1000多亩连片的土地有利规模化种植,就赶到四街村委会咨询,并用自己的身份证和合作社执照报了名。

去年9月10日,杨森接到峪河镇政府通知,希望他能来交纳竞标押金,他又一次来到四街村,除了交纳相关费用,还到四街村的田地里看了地形。

去年9月13日,四街村耕地整体发包一事在峪河镇政府投标中心举行,5个种粮大户在规定时间给出了自己最高的竞标价格。杨森以一类地每亩920元、二类地每亩880元、三类地每亩820元的价格成功获得四街村耕地的经营权。

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另外4个种粮大户心服口服。随后,杨森向四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账上打入承包费、管理费及保证金1182706.3元。村民们的地刚交,一年的承包费就到了账上。

土地流转的前提是群众自愿,群众自愿的关键是公开公正。有些农户开始有些担心土地流转给集体后,是不是就把地收了?经过宣讲,群众理解了流转只是盘活经营权,承包权益证都放在群众家里呢!有些上了年纪的村民执意要求自种,村里不仅保证其有地种,还为其调整最好的地块,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工作中,峪河镇一方面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制度制定、流转方案、协议合同签订、公开竞标、结果公示等各个环节,全程监督,最大程度保证群众知情权、话语权。

另一方面要求村集体负责土地流转后出现的各种风险监管和把控,确保土地、村民和承包户权益不受损失,特聘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政策宣讲、材料制定、程序审核,确保土地流转合法合规。

村集体整体发包,参与竞标的人多了,原本不被看好的零碎地一经整合,成了“香饽饽”。相比较四街村,六街村的土地经营权转让“争夺”有些“白热化”。

村民徐秀英是六街村土地流转的最大胜利者。她以每亩1161元的价格拿到了350多亩的土地经营权,土地将给儿子周在萌和侄子周新建用来套种辣椒。

去年8月26日,六街村第一次土地流转竞标在村委会进行,竞标价格为每亩900元,不含管理费,经过略微思考,徐秀英郑重写下了一组数字,等其他5家的价格出来后,徐秀英以1161元的价格拿下了137亩的经营权。

后来又经过两轮竞标,徐秀英终于拿了自己中意的地块。第三轮时,有些地块的经营权价格上升到了每亩1260元,加上管理费,达到了1310元,这让流转土地的村民高兴地直拍巴掌。

56岁的村民任秀丽看到自家的11亩土地以每亩1161元的价格流转了出去,直说“想不到”。她丈夫和儿子在江苏打工,儿媳妇时在镇上卖服装,家里的地全指望她来管种,农忙时也会让丈夫和儿子回家收庄稼,可一算账,他俩的来回路费都抵上3亩多地的收入,心疼得很。

“也私下承包过给其他人种,一亩地最多500元,还不到现在的一半。”任秀丽笑着说,“村里这个法儿,真好!”

“农业乡镇实现乡村振兴路径和最好的抓手”——

全面增效,农户、集体、种粮大户“三增收三满意”

“一年的探索,我们觉得土地经营权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农业乡镇最好复制的乡村振兴路径和最好的抓手,只要持之以恒抓下去,就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辉县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如今,地还是之前的那些地,人还是之前的那些人,可土地效益倍增,规模化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户、集体、种粮大户“三增收三满意”。

土地增效,粮食更安全。

杨森流转的土地种上了种子订单,一斤小麦种子比普通小麦多卖0.18元,“这1200多亩土地冬种小麦秋收玉米,全部机械化一亩地净收益700多元,如果全部用人力,就没有什么收益了。”

他举例说,追肥如果10个人力至少得半月,机械化五六天就完成了;大田浇水现在是全程机械化,10天就浇一遍,人力的话费用都不敢想。

徐秀英流转的土地要套种辣椒,走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路子,一亩地收益约6000元,除去承包费和人工费,一亩地净收入也在2000元以上。

农业强也需要政府的配套服务。种粮大户最头疼的就是粮食的烘干问题,峪河镇就协调300多万元资金,购买10台大型烤干机;种辣椒后期需要大面积的仓库,峪河镇就协商土地给种植大户建仓库;种粮大户需要人力支持时,峪河镇在各村成立人力服务队伍,确保粮食安全。

村集体增收,农民更安心。

通过土地流转,峪河镇33个村的村集体收入大增。3年前,年收入超10万元的仅有5个,超5万元的15个,如今已有31个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乡村振兴更有集体力量。

投资五六十万元建成的游园,以前因为村集体没收入,晚上路灯都亮不起来,黑灯瞎火的。”四街村党支部副书记周趁义回忆说,“现在光土地流转一项就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游园亮了,村里美了,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了。”

土地收益直接增加,群众成为土地流转的最大支持者。六街村村民周在俊今年66岁,他提起土地流转有说不完的话:“有村里的党员干部做靠山,咱的地放在村集体的账上更放心,一到时间他们就会给咱转钱,净享福了。”

解放劳动力,收入更有力。

峪河镇坚持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不能非农化的原则,通过土地流转解放劳动力,还打算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养一批新时代职业农民,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人才优势。

位于四街村的新乡丽贝儿服饰有限公司是一个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企业,用工量达100多人。土地流转前,每逢“三夏”和“三秋”,都是企业负责人阮守凤最苦恼的时候,就是最急的订单也得停下来,技术工人都回家收庄稼了。每次都会通知技术工人:“只要在8天假期过后准时上岗,就会奖励200元。”这次通过土地流转,村民都把土地流转出去,阮守凤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58岁的周延兵除了种着自家的4亩地,还流转了10亩,一年忙到头不请帮手,能落下万把块钱。这次土地流转,人家的10亩地跟村集体签了协议,他也顺势把4亩地流转了出去,仔细一合算,流转出去比自家种还合适。

去年冬天,四街村以每棵65元的价格,购进了2000多棵桂花树,三至五年上市后,按照当下行情,每棵至少能卖200元,到时候集体收入又增加20多万元。

后记:

今年2月初,辉县市在峪河镇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印发《加快推进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在辉县全市建立起“村级主导、规范有序、流转顺畅、风险可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全市成方连片具备规模经营条件的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70%以上,以村集体组织为主导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100%,实现村集体收入“翻番”的目标。

辉县市还决定积极探索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或者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同时,打破村与村、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地域界限,招引国有企业和央企介入,借助其运作能力、资金实力、银行授信,实现更大规模的土地经营,基本建立全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目前,中粮集团、中化集团、北大荒种业集团等正在与辉县市洽谈合作谋发展,共同打造“三产联动、四化同步”的辉县土地经营承包模式。

峪河镇的土地流转模式还引发了更多思考,辉县市在安排全市全面推、各乡学“峪河流转模式”的基础上,正在向文旅产业中旅游合作社推广,将景区小散乱农家乐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下集中转租,实现景区的标准化、规范化,助力当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李虎成 代娟 马丙宇 姚向英)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