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 >
近3000名中小学生共同书写“我与亚运”的故事
2022-01-24 10:24:23   来源:萧山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1月10日,由区文明办、区亚运兴城办、区教育局、区关工委、萧山日报社、区作协主办,萧山日报《教育周刊》、少年学报、萧报小记者团承办的萧山区第四届少年文学作品大赛决赛现场作文成绩重磅出炉。至此,为期4个多月的文学作品大赛圆满落幕。3000名中小学生通过手中的妙笔共同书写“我与亚运”的故事,在文学世界中收获满满。

此次比赛由知名作家、资深语文老师等组成专家评委组,进行打分评定,评出了小学组一等奖44名、二等奖95名、三等奖133名、优秀奖178名;初中组一等奖18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52名、优秀奖70名。同时,授予陈美等教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授予高桥小学、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通惠初中等10所学校“优秀组织奖”。

比赛自2021年9月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展了14场学校专场选拔和1场网络投稿选拔,有3000名中小学生积极踊跃报名。经过初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有600多名高手脱颖而出,成为我区新一代的“小作家”。回顾整个大赛的过程,从初赛到决赛,从入围到夺冠,少年文学作品大赛每个环节都遵循公开、公、公正的原则。从试卷的创意题目到改卷的专业评委,再到评卷的严格复查,每一道程序都层层把关,用心筛选,确保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能享受到等对待、公竞争。

赛事评委、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陈于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少年文学作品大赛决赛以现场作文的形式开展,给予参赛学生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而且,参赛作品整体质量比较高,很多优秀作品都能从身边的小事直射亚运会带来的变化,从小角度、小事情来反映大主题。而那些与奖项失之交臂的作品往往是缺乏了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希望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同学们能发散思维,热爱生活,写出符合年龄的故事。”

同样是评委的回澜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沈祥老师对本次比赛也赞誉有加。他表示,少年文学作品大赛每年都受到众多孩子的喜爱,可见其品牌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比赛给予孩子实现梦想的台,无论他们获奖与否,都会为今后的成长埋下一颗文学的种子。沈老师还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他认为文章要言之有味,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好的主题构思,进行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写自己擅长写的内容,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写准确,同时展现个人语言魅力,那么就会是一篇打动人心的佳作。”

目前,少年文学作品大赛决赛成绩已在萧山日报《教育周刊》“PAT家长会”微信公众号、少年学报微信公众号发布,还没有了解成绩的选手可关注公众号并查看。为了方便同学们及时领取荣誉证书,赛事组委会根据学校获奖情况,安排专人将获奖证书分别送往学校,由学校老师表彰颁发。针对部分偏远学校,组委会工作人员已通过快递的形式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安全送到孩子和家长手中。

文短情长,难说再见。萧山区第四届少年文学作品大赛的完美落幕,预示着新一届少年文学作品大赛将在不远处等待着同学们的到来。未来,我们将共同携手,继续努力,不辜负每一份信任,把每一个梦想变成现实。

部分一等奖获得者风采展示

用真情实感记录生活

“创作灵感源自生活,生活源于善于发现。”袁艺馨在得知自己获得一等奖时感到开心又意外。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写作素材来自一次亲身体验——暑期参加迎亚运的绘画比赛。决赛中,她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将当时参赛的心路历程进行了细致刻画,把杭州亚运会的精神进行了动情传递。她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说起创作过程,她说自己琢磨了许久,她觉得自己的生活经历是最能打动评委的。

虽然还在上二年级,但小小年纪的袁艺馨阅读量却大得惊人。漫画、绘本、百科丛书等都是她的最爱,每次看到书中的好词好句,她都会立即拿笔记下来。此外,她对听书也是情有独钟,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沉浸在听书的世界中。“我很喜欢听凯叔讲故事,里面有诗词、生活常识、经典故事等,我每天吃早饭时、睡觉前都会不由自主地听,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积累了不少素材。”说起自己时积累的过程,袁艺馨非常享受,她还坚持每天写日记,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和妈妈交流生活感悟。正是这份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她在写作道路上文思泉涌,她希望自己能保持善于发现、热爱创作、热爱文学的心,一路前行。

善于表达,热衷于参加实践活动

第一次参加,竟然能直接将一等奖收入囊中,罗胜蓝的写作秘诀是什么呢?“拿到题目的时候,我有点意外,因为自己没有准备特别的素材。于是,我马上在脑海中扫描自己参加过的各种有关迎亚运的活动。”罗胜蓝觉得自己能获奖,得益于自己非常喜欢参加活动,每个活动都是写作的素材,能帮她积累各种有趣好玩新鲜的事。采访中,罗胜蓝特别感谢学校提供的各类实践活动,也感谢那个积极参与、热情开朗的自己。

对于自己的活动经历,罗胜蓝侃侃而谈。她还说,自己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经历,然后运用特定的语言风格,让评委老师能够感受到她参加活动时的快乐。她的这种轻快的表达,时常能让她的文章博人眼球。而且,她擅长灵活运用各种素材,总能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内容进行巧妙地串联,因此拿到决赛题目的那刻,她已然胸有成竹。

时而活泼热情,参加各种活动;时而安静内敛,沉浸在书海中。“她是一个资深的‘小书迷’。家里的书都是她的宝贝,动不得。有时候买书看,有时候听书,都是整套整套地细品,反复阅读。”每次看到女儿如痴如醉地看书,胜蓝妈妈既欣慰又心疼。“我有时间也会陪她一起品书,但更多的是在一旁督促她要多休息,保护好眼睛。”妈妈希望,女儿今后能坚持心中梦想,快乐地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

阅读、参赛、反思,有助于提升文学素养

谈到自己能够获得一等奖,被同学们称为“小才女”的王若菡显得很自然,似乎在意料之中。“我很庆幸自己时喜欢阅读,关注时事新闻,因此决赛时灵感闪现,一气呵成。”王若菡说,正是时的点滴积累,自己每次参加比赛都自信满满。

除了对自己有信心,王若菡比赛时还有一个“杀手锏”——学着突破自己、改变自己。她介绍,在她的决赛作品中,她最大的成功就是在写作角度上进行突破,写出了新意。“以往我基本是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写事、写物、写评论,这次我从‘古人最忆是杭州’到‘天下从此重萧山’来层层展示杭州的美和萧山的韵,这次的身份是一个长大了的‘我’来夸赞家乡,来欢迎大家参加杭州亚运会。”

能够如此大胆地另辟蹊径,并非一时起兴,这正是多次参加作文比赛总结和反思后积累的经验。在王若菡看来,每一次的作文比赛都会给出不同的主题,可以帮助她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让她在不同的文章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人生,这种体会总能让她对写作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和新鲜感。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的写作体验,每一次的获奖,让她更加坚信文字的力量,鼓励她做更好的自己。

“我非常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她从我踏入校门起就陪伴我、鼓励我,我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会得到她大大的肯定,让我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在文学道路上,王若菡怀抱感恩之心,她觉得,此次获得的一等奖里面凝聚着老师对她的无限关爱,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新年礼物,她想将这份礼物送给一直默默辛苦付出的语文老师,一同分享这份快乐和喜悦。

希望给予动力,助力成长

孙晶剪了一头短发,文静秀气的脸庞上戴着一副眼镜,显得十分聪明和睿智。面对采访,她开心地笑言,第一次参加,很紧张,又很开心,能从众多高手中获得一等奖,真是惊喜。

孙晶告诉记者,她很感谢现场作文的比赛形式,给自己一个公的展示机会。这次决赛经历将是她人生中一次难忘的回忆。“比赛获奖,是一次希望,将激励我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的自己。”

说起自己的决赛佳作,孙晶非常谦虚,她觉得比别人多了一份幸运。“决赛中,我选择用散文的形式来写迎亚运时杭州市民的精神风貌,里面修辞手法运用较多,相信这是获得评委老师青睐的一个原因。”在采访中,孙晶还不断提到注重素材积累的重要。她说,自己时经常跟同学们一起交流沟通,探讨学问题,特别是看书时,遇到有用的知识点,她都会主动做读书笔记。“有空的时候,我还喜欢泡在新华书店里看课外书。我最喜欢看《海错图笔记》《简·爱》,每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感悟。”日积月累的努力,打开了她的创作新世界,让她学会了深入思考,拥有了独到见解,在决赛中展现了不凡的实力和深厚的功底。

语文老师李玲在得知孙晶获奖时这样说道:“文如其人,孙晶的文章和她的人一样自信、阳光、大气。她的决赛文章文辞优美,旁征博引,排比成段,言语中无不洋溢着对杭州的礼赞和对亚运的期盼之情。希望在今后的写作中,她能形成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线。”(记者潘佳佳)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