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 >
临床专科建设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2021-10-27 14:48:29   来源:健康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由中央财政带动地方投入,从国家、省、市(县)不同层面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在定向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和委属委管医院进行关键技术创新的同时,实施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促进临床专科均衡、持续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由国家、省、市(县)三个层面进行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进一步强调国家临床专科建设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其中,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是指:在国家层面,除国家医学中心和委属委管医院定向支持项目外,每年至少支持各省建设150个、“十四五”期间累计不少于75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省级层面,31个省份每年合计支持至少1000个、“十四五”期间累计支持不少于50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市(县)级层面,“十四五”期间31个省份累计支持至少10000个地市级和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

《规划》特别提出,区域医疗中心所在医院每年可以自主确定1~2个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库,由医院自行统筹经费建设。为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国家医学中心和委属委管医院不再作为各省份国家项目建设单位,并且相关项目应适度向非省会城市倾斜,省会城市项目占比不超过60%。此外,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以将达到国家建设项目标准的项目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荐,推荐项目数量不超过本省项目数量的5%,由国家复核后认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并挂牌。

《规划》明确,国家层面将加强核心专科能力建设,选择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恶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相关专科进行普惠建设,保障相关项目全国各省全覆盖。在补齐专科资源短板上,针对不同地区群众就医需求较高的部分专业加强建设,特别是人口较多且既往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较少的省份。同时,推动关键领域技术创新,争取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技术。在省、地市和县域层面,各省每年按照100万至150万人口匹配1个省级专科建设项目,各地市每年按照70万人口匹配1个市(县)级专科建设项目,不足70万人口县(区)“十四五”期间至少保障1个项目。

据悉,“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从人才培养、临床诊疗技术研发和关键设备购置等方面已支持了1700余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覆盖全国300余家三级医院。在此基础上,《规划》结合防范化解新发传染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需要,以区域人口分布、疾病谱为基础,根据区域经济、交通等情况,统筹考虑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和不同专业的发展,在突出优势的同时加强普惠建设。(记者 姚常房)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