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交通一体化是硬支撑。要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就必须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的交通优势。武汉城市圈有哪些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又该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交通区位优势?
12月7日,长江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钟章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邹薇;华中科技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主任邹志云教授。
长江日报:武汉城市圈在全国交通网络中处于什么位置?
钟章队:根据今年2月24日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武汉属于长江中游组群,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四个极的交会处;6条交通主轴中,京津冀-粤港澳和长三角-成渝两条主轴均经过武汉。这充分表明了武汉处在非常重要的交叉位置。
而在国家的“两横三纵”城市群规划中,一横(长江通道城市群)一纵(京广城市群)都包含了武汉城市圈,这也表明了武汉城市圈在全国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今年初,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正式批准武汉等34家单位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武汉成为全国唯一特批的省会城市。这也表明了武汉在全国交通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长江日报:武汉城市圈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钟章队:《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促进交通通道由单一向综合、由平面向立体发展,减少对空间的分割,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统筹考虑多种运输方式规划建设协同和新型运输方式探索应用,实现陆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同、深度融合。
武汉城市圈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最符合建设立体交通要求的,“铁水公空”各种交通方式都能覆盖。尤其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格外明显,万吨级货轮可常年直达武汉,这一点是其他很多城市都没有的,成了名副其实的“新沿海”。
另外,武汉城市圈处在我国腹地,有较大的纵深,周边可连接的省会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较多,有较高的交通网络连接度。这样的交通网络连接度与完整的立体交通方式,可以说是武汉城市圈最大的优势。
长江日报:目前来看,武汉城市圈的交通发展有哪些亮点?
钟章队:在我看来,武汉交通建设方面最大的优势还是在高铁方面。作为“米字型高铁枢纽城市”,武汉的节点地位仅次于北京,是全国很重要的汇聚节点。全国唯一的高铁培训基地设在武汉,铁路相关机构集中,铁路人才资源丰富。
目前,武汉城市圈的交通建设方面,对于立体交通运输方式还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让各种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充分而紧密地连接起来。比如,可以推进高铁进机场、水运通道与其他通道的进一步对接等。此外,要进一步发挥武汉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应该超越武汉看武汉、跳出武汉谋发展,学习芝加哥城市群、巴黎城市群等的先进经验,加强和城市圈内城市以及周边其他城市的协同与互动。
长江日报:城市圈的交通同网,可以往什么方向发展?
钟章队:城市圈的要素包括几个方面,比如产业布局要合理、要协同;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资源要平衡,但最重要的还是交通网络要四通八达,形成通畅的良性循环。
考察城市圈交通的一个标准,就是1小时范围之内,能不能实现70公里半径以上的覆盖范围。只有交通充分覆盖了,才能在城市圈内实现平衡发展、快速发展,形成“战略纵深”。
目前来看,城市圈最重要的核心交通方式应是市域铁路。比如,东京都市圈有70%的交通网络是市域铁路。所以,城市圈一定是以轨道交通为核心骨干来组织。其他几种交通方式中,公路交通是基础,航空交通是支撑,水运交通负责大宗物流。(记者 宋涛)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